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研究 > 最新政策
货币政策下一步该如何发力
 来源:经济日报  阅读:1587次 更新时间:2021-08-24

  在上半年“成绩单”出炉后,货币政策接下来怎么走,围绕哪些重点发力,这是近一段时间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出了下一步货币政策发力的关键点。

  确保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在上半年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的背景下,有人担忧,下半年利率是否还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企业贷款利率还有下行空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二季度MLF利率和1年期LPR报价保持不变的背景下,主要贷款利率能够有所下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二季度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下行,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下降;二是金融监管部门督促银行将政策红利传导至实体经济。

  统计显示,今年前6个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7%,较上年同期下降0.07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下降0.08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企业贷款利率降幅更大。前6个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3%,较上年同期下降0.16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下降0.09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报告认为,从宏观上看,我国利率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为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利率环境。与国际相比较,目前我国利率水平虽比主要发达经济体略高一些,但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相对较低。从向企业发放贷款的实际利率水平看,中美两国主要商业银行基本相当。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美国四家主要商业银行(花旗、美银、富国、摩根大通)贷款平均利率约为4.03%;我国四家主要商业银行(工、农、中、建)贷款平均利率约为4.04%。

  下一步,央行在报告中表示,将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畅通贷款利率传导渠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巩固好前期贷款利率下行成果。同时,优化存款利率监管,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并督促银行将政策红利传导至实体经济,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确保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具体来看,王青预计,7月央行全面降准后,直接为银行节约资金成本约130亿元,在此背景下,受到银行资金成本下降的累积效应影响,1年期LPR报价仍有小幅下调的可能,进而带动企业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密切关注价格走势变动

  央行在报告中再次以专栏的形式讨论了货币与通胀的关系问题。这是继一季度以来,央行年内再度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重点谈论通胀问题,回应市场关切。

  此前,央行已多次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阐述通胀与货币的关系,分析通胀产生的原因。如《200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专栏形式谈及“物价与货币政策”;《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专栏形式讨论“通货膨胀与货币”等。

  最新数据显示,7月我国PPI同比增速达9%,PPI与CPI“剪刀差”达到8个百分点,为有数据以来的新高,这引发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为回应市场关切,央行在报告中强调,PPI虽然阶段性走高,但总的看通胀压力可控,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我国PPI走高大概率是阶段性的,短期内可能维持相对高位,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未来PPI有望趋于回落。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罗云峰指出,央行在报告中通过分析此轮全球通胀产生的原因,意在强调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逐步回归正常,不具备推升物价的货币条件,因此我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今年6月末我国M2增速为8.6%,与疫情前基本相当,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宏观上稳住了物价。

  “全球供需错配仍然存在,通胀上升会否持续尚待观察。”报告指出,疫情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极度充裕,货币大幅增长,同时全球经济复苏表现出需求回暖阶段性快于供给恢复,芯片持续短缺、运费屡创新高,给大宗商品和耐用品价格带来较大上涨压力,全球通胀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实,但通胀会否持续下去还有较大分歧,需密切关注。

  坚持货币政策以我为主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美联储接下来可能提前缩减量化宽松和加息,在此背景下,未来我国货币政策走向如何?

  王青认为,央行在报告中强调,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这意味着下半年即使美联储启动“收水”,也不会带动国内货币政策随之收紧。在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背景下,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物价形势存在较大差异,国内货币政策将突出自主性。

  央行在报告中强调,将统筹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这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不会大幅收紧,也不会走向“大水漫灌”。王青认为,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基调,并非转向全面宽松。在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降准属于常规流动性操作。降准的同时不降息,意味着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基调。

  “货币政策保持自主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王青强调。202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态势。对此,央行在报告中指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收支状况及国内外外汇市场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反映了外汇市场供求变化,发挥了调节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作用,促进了内外部均衡,扩大了我国自主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空间。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将是常态,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

  下一步,央行在报告中强调,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合理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合理引导预期,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东路1号综合楼中国地名学会

电话:010-80206791;传真:010-65126979

邮箱:wk57888@sohu.com

中国地名学会网

版权所有:中国地名学会网

京ICP备15033175号-3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