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研究 > 传承保护
民政部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地名管理与文化保护观摩研讨会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239660次 更新时间:2023-11-03
编者按:

        如何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传承有何“妙招”?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怎么有效提升?地名工作如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10月31日,民政部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地名管理与文化保护观摩研讨会,有关地方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经验做法。本报今日刊登省级民政部门交流发言,以飨读者。



山东省 守正创新 规范管理 大力推进地名文化保护

        《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山东省以地名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为抓手,工作理念上坚持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执法为民;工作体制上坚持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工作模式上坚持创新驱动、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全面提升,加强地名管理和文化保护力度,奋力谱写新时代地名工作新篇章。

上下同步多渠道夯实地名文化保护基础

       《条例》颁布实施后,山东省民政厅持续深化宣传学习,将《条例》全面纳入各级党校培训范畴,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进一步筑牢地名管理基础。

       理顺体制机制。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运转,省级召开联席会议,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做好职能移交、征求意见、备案管理等工作,明确职责分工,细化责任落实,健全地名管理长效机制。

       完善政策法规。积极开展相关法规废立改工作,做好《条例》配套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条例》落实落地。组织开展山东省地名管理地方立法调研,积极推动纳入地方立法计划。强化法治思维和能力,严格执行《条例》。编制地名执法指引,将执法流程化、流程规范化。制定《山东省老地名保护办法》,不仅为老地名保护披上“制度盔甲”,也推动传统地名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夯实工作基础。省级指导各地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范,编制地名方案,提升地名命名更名的科学性,并列入山东民政高质量发展指数,加强新生地名文化建设,提升新生地名文化内涵。编制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工作指引,将建立省市县三级地名保护名录列入年度工作评估事项,目前已建立了三级地名保护名录。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认定规范》,省级认定首批地名文化遗产18个,济南市制定《济南市传统地名认定规范》,将传统地名保护纳入《济南市历史城区保护条例》,多地印发《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及保护工作细则》《地名文化遗产认定标准》等文件,完善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省民政厅发布黄河地名文化采词库,指导曲阜市建设《儒家文化地名采词库》,日照市发布本地地名采词库,强化源头治理,提升地名文化品位;多地推开无名道路摸排和不规范地名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有地无名”“有名无标”等问题,有效涵养了地名生态。

内外融合多维度拓展地名文化建设格局

       地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山东省民政厅坚持系统思维,加强资源整合,聚焦打造“地名+”,构建“大地名”格局。

       激发内生动力。聚焦民政主责主业,加强内部资源整合。策划“幸福黄河口”地名文化彩票。指导济南市历下区、荣成市等多地创新打造“沉浸式”地名文化主题社区,让地名文化更有“烟火气”。

       强化部门联动。省民政厅与省文旅厅共同策划地名文创大赛,推动地名文化助力“好品山东”建设。多地会同农业农村、文旅、住建等部门拓展地名文化发展平台,强化农产品的地理标识和地名属性,打造红色或乡村地名文化旅游线路,制作手绘旅游地名图。

       凝聚社会合力。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地名文化保护路径和机制,发展壮大地名文化人才队伍。深化“地名+志愿力量”,省级成立黄河地名文化志愿服务队,指导各市组建350多支地名文化志愿服务队或乡村地名志愿服务队,贴近群众开展“地名文化进乡村”“访地名、寻故事、忆乡愁”等活动。吸引企业参与地名文化保护,搭建“地名+企业力量”互促平台;巩固“地名+社会组织”,多地书画、摄影等专业协会(学会)组织了地名文化保护相关活动,一些地方还开展地名文化保护社工项目;推动“地名+群众参与”,开展地名故事征集、地名知识竞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地名文化保护。

点面结合多途径提振地名文化社会效应

       地名是重要的社会文化形态和载体,山东省民政厅推动把地名文化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大局,让地名文化更有生命力。

       注重品牌引领。立足山东人文沃土,积极开展地名品牌选树活动,服务地名文化品牌化建设,在完善制度、增加供给、优化服务上狠下功夫。省级以“区划地名 向党为民”党建品牌引领“齐风鲁韵 守望地名”民政品牌建设。各级形成“泰有名”“瞰文登”“港有名”“聊地名”“国色天香 多彩地名”等多个地名文化品牌。

       注重聚势赋能。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试点,下发《关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试点方案》,选取29个县(市、区)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试点。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选取33个县(市、区)开展加强乡村地名管理试点,6个国家级试点积极探索,突出特色、彰显亮点,地名文化让美丽乡村有形有魂。制订下发《黄河地名文化保护实施方案》,推动建立黄河地名文化研究院。联合省社科院开展“齐风鲁韵 地名传承——沿着黄河看地名”文化寻访行动。

       注重深化影响。广泛弘扬优秀地名文化,联合大众网开展“探寻齐鲁地名文化”作品征集活动。省民政厅拍摄《守望地名》系列视频片,通过学习强国、新华网等平台展播。编纂出版地名文化丛书,形成地名画册、趣味地图、台历和明信片等老少皆宜的地名成果,丰富地名文化产品。各地积极举办地名文化摄影展、红色地名文化展、地名楹联展播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地名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广东省   多措并举  担当作为  画出地名管理“同心圆”

分层组织《条例》学习宣传

力求广泛深入、全面立体


        广东省民政厅联合省直7个部门制订《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学习宣传计划,印发方案和资料,全面部署学习宣传活动。组织住建等职能部门和房地产等相关企业开展针对性培训,重点讲解关于住宅区、楼宇命名更名审批部门的规定。综合利用广播电视、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指导各地深入乡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面对面宣传,力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分步组织审批职能移交
力求依时合法、无缝衔接

        广东省民政厅提前做好协调工作,赶在《条例》施行前,于2022年4月28日,联合省住建厅印发《关于做好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命名更名审批衔接工作意见的通知》,确保《条例》依法如期施行。

       选取佛山市为试点单位,横向与市住建局协调系统对接、流程调整、业务培训指导等事项;纵向指导县(市、区)在“佛山市区划地名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地名档案信息化交接,取得经验后向全省推广。

       做好全省行政服务事项调整衔接,更新系统法规库,协调政务服务系统对接,调整许可清单,联合省水利厅、气象局细化制定相关工作办事指南、流程指引。

       每半月集中组织一次地名管理业务视频培训,将编制地名方案、住宅区楼宇命名更名审批职能移交、命名更名规范、罗马字母拼写、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地名文化保护等作为重点内容,制作流程图和操作指南,便于基层工作人员操作。

分级评选公布地名保护名录
力求梯次合理、利于传承

       广东省民政厅研究制订《广东省地名保护名录评选认定工作方案》,明确名录评定标准、申报程序和保护措施,加强与住建、文旅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落实“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深入挖掘、传承发展”的原则,要求省、市、县分级评选、公布本级地名保护名录。对列入保护名录的地名,深入挖掘宣传历史文化。省民政厅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策划推出系列地名文化融媒节目《粤是故乡名》,各地以编纂书籍、漫画故事、线上比赛、组织研学等方式,向社会宣传推介列入保护名录的地名,让“赓续地名文脉,留住乡愁记忆”深入人心。

分工负责健全地名协作机制
力求协调顺畅、高效快捷

       广东省民政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民宗委等19个部门出台《关于建立地名管理协调机制的通知》,明确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协作制度等内容,特别是设立随时处理个案机制,不拘泥形式、不要求对等、不允许推脱,立足实际,简化程序,确保迅速解决地名管理中的各类问题。为切实解决有路无名、有名无标,以及门牌等标准地址编制问题,联合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推动街路巷命名和标准地址采集专项工作的通知》,建立三部门日常协调机制,民政部门负责街路巷命名监督和管理,公安机关负责街路巷摸底采集,规划部门和乡镇(街道)分别负责城市内和乡村(城中村)路街巷命名申请。截至目前,全省共摸排路街巷100.2万条,已命名或已有通俗名称的91.8万条,正在组织命名的8.4万条。

分类指导落实地名管理制度

力求整体提升、秩序井然


       广东省民政厅启动《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修订和配套政策制定工作,分类细化《条例》内容,规范实际操作,完善地方法规依据。

       根据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城市和农村地名建设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固强补弱,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地名服务均等化。对珠三角和城市地区,主要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精细落实《条例》规定,在地名管理制度创新化、地名标志特色化、地名管理信息化、地名文化保护措施多样化等方面下功夫,建设地名管理示范样板;对粤东西北和农村地区,主要是在抓好“有地无名”“有名无标”排查整治、命名更名规范、罗马字母拼写、协作机制运行、地名保护名录建立、地名档案管理等方面使狠劲,进一步夯实地名管理基础。

       此外,广东省民政厅认真履行地名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职责,每年牵头组织地名管理执法检查,区分不同情况,及时纠正违规现象,依法依规处罚违法行为。


四川省 完善机制 传承保护 强化宣传

建立健全地名规范管理制度机制

建立健全地名联席会议制度。四川省在省级层面组建由26个部门参与的厅际地名联席会议制度,在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全覆盖建立地名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分级分类、分工负责”的要求,积极对接省级相关部门,将八大类地名命名更名管理职责明确到相关部门。

建立区划地名专家库。分类建立历史、地理、文化、社会、语言等领域专家库。目前,组织专家参与道路命名、更名方案评审250余个,撰写地名研究文章3篇,协助编制城区标准地名图、地名规划十余个,形成了地名管理专业化工作合力。

注重部门协同。民政与公安、住建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争取将地名管理纳入省委工作“大盘子”

一是主动与省委宣传部对接,将“地名文化传承保护”作为子课题,纳入省委“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课题调研“大盘子”,形成《四川省地名文化传承保护》课题报告,研究提出实施地名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宣传阐释、品牌打造、文旅融合、组织保障“六大专项行动”。

二是主动争取将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纳入省委《巴蜀文化“两创”工作2023行动方案》《四川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总体方案》,一体部署、统筹推进。通过“借力借势”“借船出海”,推动《地名管理条例》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按照省委部署,到2025年,在全省遴选建设20个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50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特色区域试点的乡镇(街道)或集中连片区域,对列入试点的分别给予2000万元和500万元省级财政奖励。

三是争取将地名文化建设、“地名天府”品牌打造、地名标志体系建设等工作内容写入省委及有关部门相关文件。

开展地名文化遗产资源传承保护

拟制地名文化遗产保护鉴定标准。草拟完成《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类别与代码编制规范》《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和程序》。拟从时间、内涵、知名度、稳定性等维度明确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推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开展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千年古街巷认定工作。全省各地挖掘整理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等8大类地名文化遗产1200余处,分级分类建立地名管理目录。省民政厅鼓励各地积极申报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千年古街巷,在通过认定后由民政厅颁发证书和牌匾。

开展全省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试点。从2023年至2025年,每年在全省选择6个县(市、区)作为试点,通过挖掘一批地名文化遗产资源,认定一批地名文化遗产,讲好一批地名文化故事,打造一批地名文化品牌,推动地名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创新打造《地名天府》品牌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形式讲好四川地名故事,构建形成“电视有节目、广播有声音、地铁有视频、报刊有文章、网络有推送、线下有活动”的全媒体宣传矩阵。第一,电视有节目。以第一季“千年古县”、第二季“红色印记”为主题,联合四川广播电视台制播《地名天府》电视节目,在各类平台累计浏览超过4亿人次。第二,广播有声音。联合四川交通广播制作《地名天府》广播节目,每年制作150期,在全年工作日“早、中、晚”三个重要时段播出,持续输出四川优秀地名文化。第三,地铁有视频。在成都日均人流量800万的12条地铁车厢、站台滚动播出《地名天府》视频,提升地名文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第四,报刊有文章。联合四川晚霞报社举办“美丽天府·地名故事我来讲”征文摄影比赛,营造全民参与保护四川地名文化的浓厚氛围。第五,网络有推送。制作《我为名县代言》等系列短视频和图文推文,在学习强国、微信、抖音等平台大力推介传播,让地名文化持续“活起来、火起来”。第六,线下有活动。开展《地名天府·文化寻根》线下活动,通过“地名知识竞赛、消费场景营造、地名文艺汇演”等,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地名文化为旅游铸魂、为经济赋能、为城市加分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能。

此外,四川省将通过组建一批地名文化宣传队伍、讲述一批地名文化故事、展演一批地名文化节目、打造一批地名文化品牌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地名文化的价值引领力、凝聚力。同时,鼓励各地先行一步,积极探索试点、积累经验。




重庆市 夯基础 重传承 赋效能

      近年来,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奋力书写地名工作重庆篇章。

夯实基础  浇梁立柱

      积极推动条例修订。2017年起,重庆市就将《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修订纳入立法年度计划打表推进。2022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三审审议通过《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明确要坚持党的领导,并从命名更名、文化保护等7个方面全面、系统规范地名管理服务,以良法促善治。

       高位建立联席会议。建立以市政府、区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23个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区县两级地名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地名委员会),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联席会议召集人专题研究地名重大问题,分管副市长部署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地名乡愁行动”。全市一体推进、上下联动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强力规范命名更名。建立地名管理工作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并制定报告清单。健全地名审核审批机制,制定出台《重庆市标准地名使用规范》《重庆市地名命名更名工作规程》等5项配套制度。建立市、区县地名方案引领制度,编制实施《重庆市主城中心区地名规划(2021—2035)》、分区地名方案9个。

      主动发挥协调作用。建立协商督导机制,联合下发规范性文件,与市、区县住建部门实现住宅区、楼宇命名无缝对接不断档;与交通、公安等部门及时处理轨道站点与公交站点名称匹配、新建小区门楼牌问题;督促整改标注英文地名标志1505块,整改不规范轨道站点16个,协力推进地名管理。

传承文化  沁乡润愁

        打造展示平台。建成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并免费开放,接待群众2万余人次。建设区县地名文化馆(乡情馆)、地名文化广场82处。探索地名与界线文化融合方式,实现省、县界地名文化标志物全覆盖。

       完善保护机制。制定《重庆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重庆市市级历史地名鉴定办法》,分别建立211条市级、3560条县级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实施分级保护。设置反映巴渝文化的大型历史地名标志82个。

        精编图录典志。市、区县分别投入1400万元、2100余万元,编纂完成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制完成《重庆市历史地名图集》,编纂出版《重庆红色地名》《重庆历史文化地名》等文化故事系列丛书。

         讲好地名故事。全市开展地名文化“五进”活动,实施“地名文化润童心”工程,摄制15集地名宣传片《重庆地名》,传承红岩精神。深入乡村学校分发地名乡土教材等书籍1.9万余本,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重走英雄路,选拔地名小小讲解员,开展地名征文比赛,利用书院讲座、广播村村响、“南溪号子”等传统戏剧,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地名文化风景线”。

数字赋能  提质增效

       数据“云汇聚”。重庆市完成省级地名信息库建设试点,建设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一、二期平台,建成市级地名信息库,存储数据45万余条。开放标准地名数据供193万个智慧社区用户查询。探索建立AI地名知识库大模型数字人,将虚拟数字人应用于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等场馆,开发训练19条地名问答内容。

       信息“一键推”。编制实施统一的市地名信息库数据接口标准,在市、区县两级民政部门官网中设置一键公告功能。推送《重庆地名文化故事》系列丛书内容至国家地名信息库。微信公众号开通专栏,发布地名文化故事100余条。推广地名文化短视频301条。

       地名“渝快办”。制定市级地名管理系统跨部门业务数据技术规范,打造市级地名政务共享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日常发布和实时更新制度,审校入库地名数据38万余条,实时更新修改入库3315条,有效便民利民。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东路1号综合楼中国地名学会

电话:010-80206791;传真:010-65126979

邮箱:wk57888@sohu.com

中国地名学会网

版权所有:中国地名学会网

京ICP备15033175号-3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