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习近平讲话中的中医观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阅读:83078次 更新时间:2023-05-03

                          中医药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                               ——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原文辑录】

中医药发展这条路,你们走对了。江西把中医药作为发展的一个着力点,是正确的,也是很有前景的。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辑自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的讲话。

【关键词语】

1.中华民族:民族学词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的统称,是历史、政治、文化、地域、人口的综合概念,即国族。“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见于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1902年):“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梁启超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曰: “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解读释义】

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中药谷制造基地,详细了解中药智能化生产的优势,询问质量、安全、市场、价格等情况,听取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介绍。首先肯定了江中制药的发展方向:“中医药发展这条路,你们走对了。江西把中医药作为发展的一个着力点,是正确的,也是很有前景的。”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习总书记这一指示与2015年12月22日给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提出的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一致的,关键是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中医药的保护与传承。

习总书记这一句看似简单易懂的话,其实含义十分深邃,真是一语中的、直击肯綮,因为中医药要发掘、要发展,需要突破的最大桎梏就是保护与传承。

“保护好”“传承好”,是为了中医药的生存安全和事业发展。由于中医药是独具特色优势的国家“五大资源”,必须使之不遭遇破坏、流失、变异、中断,而要能始终保有其正宗的根基。

当前,至少需要在下列四个方面“保护好”“传承好”:

一是中医药经典,以及出土、秘藏、散佚的中医药古代著作,需要系统保存、整理、诠释。保存其原汁原味,为当下及后世的发掘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让前贤的心血和智慧在现代卫生与健康事业中不断发出光和热。

二是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和诊疗经验,特别是当代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尤其是“方”,因为中医最终是以“方”施治的),需要整理、传承。因为中医原创临床思维就是基于“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理论指导的整体观思维。实际是强调“司外揣内”的病象病因思维、脏腑经络为中心的病机病势思维、方证对应的治疗方法思维。这就是《伤寒论》第十六条所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思维模式,而不是“以西律中”的路径与方法,这些学术经验确实需要“保护好”“传承好”;同时,民间(包括少数民族医)确有专长的诊疗技术,往往能百发百中、立竿见影,并不需要用现代科学的名词术语给予包装、藻饰,而是需要真真实实的“保护好”“传承好”。

三是中医药传统的品牌需要“保护好”“传承好”。诺贝尔奖以及其他国际国内相关重大奖项荣获者、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药教学名师、省市名老中医、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等,著名中医三甲医院或洛阳正骨等专科医院,同仁堂、胡庆余堂、达仁堂、江中制药、武汉健民、以岭药业、天士力、上海绿谷等国际著名中药企业,还有安宫牛黄丸、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等一大批约定俗成的中成药,都是中医中药的名医、名科、名院、名药、名厂、名店的重要品牌,在国际国内都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深远的影响力,不能轻率地标新立异而自损、自弃,必须“保护好”“传承好”。

四是道地药材的种子、培植基地及其传统的种植、采集、炮制、仓储等方法。这是数千年以来集中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历经无数临床验证才取得的宝贵财富,不能为片面追求产量、片面美化皮相而轻率地改弦易辙,需要“保护好”“传承好”。

当然,“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中医药必然、也应当引进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这是无可厚非的,更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关键是要有利于保护与传承。所以,归根结底,就是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东路1号综合楼中国地名学会

电话:010-80206791;传真:010-65126979

邮箱:wk57888@sohu.com

中国地名学会网

版权所有:中国地名学会网

京ICP备15033175号-3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