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谈|中医,能否成为淄博又一张“名片”?
作者: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王超  来源:鲁中晨报  阅读:231572次 更新时间:2023-12-06
        “在淄博的中医一条街上,我们居然能够查到199家中医店铺的信息!”

        “最近在淄博市掀起的一股中医热潮,再次将中医的价值和魅力推向了人们的视野。这股热潮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医疗服务活动,而是一次中医文化的复兴与传承。”

        “如果能把全国的老中医聚拢在一起搞一个正经的研究院,那么淄博的第二张超级王牌必将发出闪耀夺目光芒!”

……

       中医一条街、中医药夜市,爆火的淄博,中医正借势出圈。天南海北的网友,不吝赞美之词。

        作为中医学的主要起源地,淄博是否会因此再迎高光时刻?中医,能否成为淄博又一张“超级名片”?

        “门庭若市”的中医小诊所

        9月11日一早,张店区二棉北街,一家不起眼的中医诊所内,记者的采访,不时被前来就诊的患者打断。

        正在坐诊的,是以膏药治疗带状疱疹而闻名的老中医王世珍。


老中医王世珍大夫坐诊接待患者。

        “膏药虽小,能治大病;医师朴实,却怀绝技。”正如一位患者所赠的锦旗中所言,面前的王世珍朴实低调,却用一剂膏药,在四十多年的从医生涯中,为无数患者解除了令他们痛苦不堪的顽疾。

        在淄博,像王世珍这样的中医诊所其实遍布城乡居民区。

        不仅民间中医诊所随处可见,由公立医院设立的众多中医诊所也扎根社区,随时向居民提供中医诊疗服务。

        在张店世纪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的走廊里,记者遇到了两位正在排队治疗的一对老夫妻。

        据老先生介绍,他是陪老伴来做宫氏脑针治疗神经性头痛,“已经来做过两次治疗,老伴感觉效果挺明显。”


张店世纪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在国医堂候诊。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即便目前最有效的药物,也只能是改善症状。在淄博,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已经令无数帕金森患者受益。

        淄博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张轶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个病例。

        患者75岁时确诊帕金森病,遵医嘱服用了“美多巴”,经过多次调整药物,症状无明显改善。家属听说针灸治疗效果很好,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淄博市中医医院。经过岐黄针疗法治疗,患者双下肢颤抖的频率明显减少,步履轻快,步幅增大,生活质量大大改善。患者家属特别惊喜:原来针灸治疗帕金森效果这么好!原来岐黄针这么神奇!

        从“天回医简”到“岐黄针疗”

        淄博是中医学主要起源地,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被称为“中医鼻祖”、齐医学派的创始人。另一位出生于临淄的西汉名医仓公淳于意,则一脉相承,被司马迁在《史记》中合并立传。

        2012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了930支包含医学内容的简牍“天回医简”。在考古学家与中医药学家共同努力下,11年后终于揭开了其神秘面纱——“天回医简”即为扁鹊、仓公所传医书,其中的100多个医方如今仍在沿用。

        治疗帕金森病的岐黄针疗法,就是从经筋理论出发,结合《黄帝内经》九针中毫针、长针、大针以及锋针的特点,通过刺激敏感点、压痛点或穴位来治疗痛症的一种综合疗法。

        而这与“天回医简”有何关联呢?

        据专家考证,《黄帝内经》并非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这个所谓的“经”,就是“天回医简”。在“天回医简”中,往往一句话就在《黄帝内经》中演绎成一篇甚至两三篇文章。

        医脉绵绵两千年,扁仓绝学有传承。淄博中医的兴盛,是有历史渊源的。经过2000多年的传承发扬,今天的“齐派医学”已然百花竞放,成果璀璨。抗击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应对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中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中医在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中医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百姓认可中医,愿意选择中医治疗,这也促进了中医学的传承创新发展。


淄博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张轶在为患者做针灸治疗。

        在淄博,扁仓后人们传承创新他们的绝学,并不断发扬光大。无论是岐黄针疗法、宫氏脑针疗法,还是隔药饼灸、穴位埋线疗法,都是在前人理论和经验基础上的创新成果,作为守正创新的典范,为呵护百姓生命健康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医,能否成为淄博又一张“名片”?

        9月8日傍晚,位于张店共青团路交通银行广场的“中医药夜市”拉开了帷幕。张店区中医院派出的20多名中医师,现场为群众开展免费诊疗服务。把脉、拔罐、针灸、耳穴压豆等传统中医技术,引来众多市民和游人纷纷驻足体验。


9月8日傍晚,位于张店共青团路交通银行广场的“中医药夜市”拉开了帷幕。

        中医一条街、中医药夜市,因烧烤而出圈的淄博,在中医带动下,再度引起一片惊叹声,有网友表示:淄博到底还蕴藏着多少宝藏?

        张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谈到,前不久,他去外地参加学术交流,其他地市的同行聊到淄博,说起淄博中医的影响力,纷纷竖起大拇指,流露出羡慕之情。

        谈起淄博中医引起的关注,张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主要还在于宣传价值,能让百姓亲身体验中医特色疗法,感受中医药的魅力。”张轶表示,像中医药夜市这类活动,其实可以从规范化上入手,由政府部门主导,突出每次活动的主题,每次主推哪些项目、针对哪类患者、能解决什么问题,提前做好计划,要有目的性,别一起上,效果会更好。

        对于中医的发展,张轶也谈到了当前一些制约因素,像中医临床人才缺乏,科研太理论化、成果落地难;民间传统中医疗法鱼龙混杂,新的中医疗法评审太漫长等。

        对于传统中医疗法的评审难,记者采访中也深有感受。由于难以通过评审,有些个体中医诊所的特色疗法推广受到限制,只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对外宣传。

        记者查寻了解到,淄博市政府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医药类项目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像齐医砭术、中医正骨、复位推拿,以及各种膏药等。如何让这些民间中医疗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走出来,成为受业界认可的“适宜技术”甚至是“高新技术”,其实有很高的门槛。而要将中医打造成淄博的一张名片,相关部门还需要多费点心思,多下些功夫。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东路1号综合楼中国地名学会

电话:010-80206791;传真:010-65126979

邮箱:wk57888@sohu.com

中国地名学会网

版权所有:中国地名学会网

京ICP备15033175号-3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