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着力加强地名文化保护,赓续历史文脉。2022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内容,省级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省民政厅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6部门出台《江苏省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办法(试行)》,明确对列入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地名制定保护措施,省、市、县三级连续两年开展了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各级均建立本级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共收录历史地名13000多条。各地积极为老地名树碑立牌,全省已树碑牌2000多块。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近年来,全省活化使用了800多个历史文化内涵深、传承价值高的历史老地名。在苏州、扬州等地,“狮子口”“醒狮桥”“马监巷”“五福巷”等一批曾经消失的老地名被“复活”。常州、淮安等地将“重启”老地名超前置入规划阶段,在新生地名中优先考虑复活使用老地名。我省还积极推进地名成果转化应用,省民政厅先后编制《江苏省政区图》《江苏省行政区划地图集》,出版《江苏省标准地名录》,全省所有设区市、县(市、区)均出版了本级标准地名录;各地相继出版各类地名丛书300多部,《中国·南京地名的非遗保护》《中国大运河地名丛书·扬州印记》作为礼品书分别在第31届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赠阅世界友人。
最新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东路1号综合楼中国地名学会
电话:010-80206791;传真:010-65126979
邮箱:wk57888@sohu.com
版权所有:中国地名学会网
京ICP备15033175号-3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