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历史地名的由来
 来源:个人图书馆  阅读:99790次 更新时间:2023-05-19

  雍州
  
  最初为黄河中游西部一个包括今日西安市在内的自然区域名称。《括地志》云:“四山所雍翳,故曰雍。”据《竹书纪年》:“唐帝尧八十七年初建雍州。”《尚书·舜典》:“肇十有二牧”中有雍州;《尚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其范围包括今秦晋分界的黄河段以西至甘肃张掖黑水①。夏朝时,启率军征灭了渭河流域的有扈氏,已经有了奴隶社会国家。西周时置雍州,已具有国家行政区划性质。《周礼·职方》,“河南曰豫州,正西曰雍州。”《尔雅·释地》,“河西曰雍州。”西周时,州之牧伯为一州之长,雍州的行政机关在镐。秦人都雍,是以其名暗示拥有九分天下;《吕氏春秋·始览》说:“西方为雍州,秦也。”汉武帝恢复州制,分天下为雍等十三州,是监察区性质。东汉兴平元年(公元94年)复置雍州,此后,三国魏、晋、前赵、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后梁等朝代的雍州均为行政建制。西晋末,关中成为许多部族争夺的焦点,西晋王朝的雍州牧,不得不率领其下属郡县官民十七万多人逃亡到襄樊,建立了侨雍州,直至东晋、刘宋、梁以后才被消化。由于历史上雍州与长安关系密切,“雍”被视为长安代称,如北宋《雍录》、明《雍大记》等便是。
  
  骆国
  
  位于周至县骆峪乡今西骆峪口一带。骆明氏是传说中原始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时期的一个部落。它是早期姒姓的夏侯氏部落中的一支。据《重修盩厔县志》:“盩厔盖古之骆国也。”罗泌《路史·各国记》:“骆,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谷,故盩厔地。”《广两曲志》:“五帝时,鲧父骆明封干骆,为骆国。商兴,郝存,骆废。”今西骆峪入峪后在水库南侧,有巨石相磊为台,传说为骆国城。
  
  郝国
  
  位于户县祖庵镇郝村。是传说中原始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时期的一个部落。据雍正《陕西通志》:“商郝国,太昊弟郝骨氏后。右扶风盩厔也。”《重修盩厔县志》:“盩厔于商为郝国。”《广韵》:“商帝乙之弟期,封干郝,今之郝村。”《路史》:“太昊弟郝,省氏之后,右扶风盩厔也。”解放后郝村随祖庵镇划入户县。
  
  崇国
  
  位于户县中部偏北。据罗泌《路史》:“鄠县古崇国也。夏,有扈氏国;商为崇国。商之崇邑,今永兴鄠北二里有故城。”郑樵《通志》也说:“崇在夏为扈,在商为崇。”其位置在今甘亭镇北汉代户县故城。商代《连山易》说:“鲧封于崇,故谓之崇伯。”《国语》称鲧为崇伯。《史记集解》引皇甫谧云:“夏鲧封虞。夏、商、周皆有崇国,崇国盖在丰镐之间。”在这里,虞指今户县、周至一带(参见“夨国”条),“封”是指氏族间以平等地位划分活动区域的协议。鲧是传说中夏侯氏部落的领袖,其活动范围很广,有的古籍记载崇曾在今河南嵩县西北一带。许多古史界认为“崇”就是城墙。原始氏族部落居住区的防御设施最初均为沟壕,而崇是我国最早建造的地面上凸起的城②。商末,崇侯虎是商王朝在渭河流域最大的亲信,他将周文王积蓄力量准备灭商的情况告于商,商王纣便囚文王于羑里,周人用黄金、美女、马匹赎回文王。“西伯归三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当时崇又称崇墉,有高大而坚固的城墙。《诗经·皇矣》描述文王攻打崇墉的情况,“崇墉言言,执讯连连”,“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意思是:“竟管崇墉的城墙非常高大,还是连连得到俘获”;“当踊跃攻城的时候,崇墉却是那样坚固”。《左传》记载“文王伐崇,三旬不降”,后来收买了崇国的人,才从内部攻破,这些是我国最早关于城墙在战争中作用的记载。崇后来作为周的方国到春秋时仍然存在。公元前608年晋国大将赵穿率军侵灭崇国,引起秦晋焦获、栎邑两场大战。
  
  有扈氏国
  
  位于户县中部。是部落联盟后期与夏启同姓姒而组成黄河中游部落联盟的“十二牧”之一。亦称扈国。当时由于私有制的发展,氏族制瓦解,氏族联盟的军事首长在频繁的掠夺战争中转变为专制君主。夏禹传给子启,开始了家天下。有扈氏对此不服而进行了武装对抗,启与有扈氏战于甘,在甘作《甘誓》,有扈氏被灭,整个家族作了启的牧奴。今日户县即古扈国。《括地志》:“雍州南鄠县,本夏之扈国也。”姚察《汉书训纂》云,“户、扈、鄠三字一也。”原来“扈、鄠”都是“户”的古字。又据《元和郡县志》说:“古鄠城在县北二里,夏之扈国也。”有扈氏之国与古崇国所记载的位置一致,均在西汉鄠县故城,即今甘亭镇旧城北1公里西韩村,该村所谓“韩仙冢”即一段城址。
  
  甘、甘亭
  
  位于今户县甘亭镇。甘,夏代一地名。为夏代一小方国。罗泌《路史·各国纪》“甘,夏世侯伯炎后姜姓之国。”亦名甘盘之国。在公元前21世纪前或初期,渭水中游的有扈氏反对夏启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实行武装割据,启率领军队来到甘,在这里作《甘誓》,与启决战。由于和历史发展方向相背,有扈氏战败,族人也作了启的牧奴。这次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由原始社会转变为奴隶社会中划时代的一场战争。甘的具体位置大体在今户县甘亭镇。明《鄠县志·邑名》:“秦为甘亭”。宋敏求《长安志》“甘亭在县西南五里。《续汉书》曰:“甘亭在甘水之东长水乡,汉有营校之地,胡骑所屯。”清《周至县志·甘野图》夏之甘在古户县城西南,也就是今日的甘亭镇。
  
  女娲氏之国
  
  位于今临潼县骊山。是我国古籍中记述的最古老的一个母系氏族部落,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并且形象地概括为一个人,尊称为骊山老母。我国古代将开创我们民族的三个始祖称为始皇,秦王嬴政就是利用三皇五帝为民族至尊将自己称做“始皇帝”的。《三秦记》载:汉代时骊山巅就有始皇祠。元代的《类编长安志》记始皇祠俗称人祖庙,清雍正《陕西通志》说:“三皇祠祀伏羲、女娲、华胥,盖伏羲、女娲为华胥氏所生,故祀之于故里。”近代,人祖庙已讹传为仁宗庙了。另外在西绣岭上有老母殿,塑骊山老母像,手托五色补天彩石,慈祥庄穆。殿旁曾出土了汉代的女娲氏浮雕石像。宋《长安志》载:早在唐代就有骊山观老母殿。去年,归国台胞在此仿塑老母像36尊请回台湾,以便分敬于各地,表思祖之情。
  
  关于女娲氏,罗泌《路史·各国纪》载:“女娲氏灭共工而迁于中皇山之原,所谓女娲山也。继兴于丽。”因女娲氏在三皇中居中,故名中皇山,在今陕西省平利县,现亦名女娲山,上有女娲氏庙,西连伏羲山,中有中皇原。《路史》所说的“丽”,即今骊山。本名丽山,“马”字旁为后人所加。又据《山海经·大荒西经》,女娲氏国为上古中国西部的一个方国,其周围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帝俊生后稷)、轩辕之国、王母之山沃之国等。古籍记载,女娲氏与伏羲氏同为华胥氏所生,兄妹相婚而产生了人,后来他们又制定婚礼禁止兄妹相婚,这和西方关于亚当和夏娃兄妹相婚产生了人的传说何等相似!这些传说反映了原始时代由族内血缘婚进步到族外胞族婚的历史过程。当然,骊山老母是女娲氏部落中的许多代领袖人物的合称,不一定是一个人。由于女娲氏是这块大地的开拓者,相传她劳苦功高,特别在一次天崩地陷中(或者是古代的一次大地震,因骊山处于地震活动带上),她炼石补天,又填平地陷,杀死猛兽,制服洪水,重建家园,世代受到人们怀念。今老母殿东的山谷称女娲氏峪,老母殿西麓蓝田华胥镇有女娲氏庄(又叫阿氏庄)。
  
  丽山氏、丽戎国
  
  位于临潼县骊山镇一带。丽山氏是由定居在丽山这个地方的著名的原始氏族部落女娲氏相沿来的一个母系氏族部落。清乾隆《临潼县志》:“丽戎国,古女娲氏,继兴于此。”雍正《陕西通志》也说:“长安志云:骊山有女娲治处,又临潼东二十四里有故丽城,商为郦国。”丽山氏国在商代为郦国。西周时仍然存在,当时将自己以外的西北各族加戎字以区别,故称为丽戎国。《论语·秦伯》中所述帮助武王伐商的功臣中一个妇女就是丽山氏。据《竹书纪年》载:“成王三十年离戎来宾。”离戎即丽戎。当时丽戎氏接受了西周封爵,其爵男,随周的姬姓。《汉书·律历志》也说:“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春秋时还保留落后的母系氏族制度,被人们加“马”字旁以示卑视。《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晋献公率兵征灭骊戎,俘骊姬为妃,迁其族于太行少水,并为之立了丽县(今晋城西南)。清《陕西通志》:“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魏献地于秦,置丽邑。”秦统一全国后改丽县。骊山,古代《吕氏春秋》等书都写作丽山,裴骃《集解》:戎居丽山因名丽戎,宋《长安志》却说:丽山“丽戎来居此山故以名”。《水经注》“丽山,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华胥氏国
  
  位于骊山西麓一带,中心在今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亦称赫胥氏,是传说中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定居在骊山一带的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据《帝王世纪》说,华胥氏是女娲氏与伏羲氏之母,女娲氏与伏羲氏兄妹相婚而有了人。《列子》记载,黄帝梦游华胥,见到华胥之国“其国无师长,其民无嗜欲,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顺向,故无利害。”这种原始社会景象实际上是生产力低下所决定的,然而在残酷的阶级压迫中,人们往往把这种景象作为追求的理想,所以“华胥之梦”这一成语便作为一种至高无尚的理想。在日本,“华胥之梦”或“梦”就干脆作“理想”一词来译。《帝王世纪》描述赫胥氏说:“其民鼓腹而游,含哺而嬉,莫知作善而作恶,无长幼男女之分。”由于当时华胥之名早于汉字,故有几种不同写法。许多古籍记载,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最大的部落女娲氏、伏羲氏为华胥氏所出,反映了华胥氏是一个强大的更为古老的部落。定居在骊山沿山的华胥人,在进入父系氏族联盟时期,是关中最大的一个部落。《庄子·天地》中的“尧观于华”华封人对尧作三祝。所谓“封”在当时只是氏族联盟间划定活动范围的界线。到春秋时,黄河中游的人就被泛指为华夏了。
  
  金山
  
  位于蓝田县北部骊山南侧。中心在今金山镇。《陕西通志》,“金山,在蓝田东北三十里。昔风后逐蚩尤有功,后封为金山之神,土人立祠焉。”风皇、风后,古籍记载为黄帝的相,助黄帝征灭了蚩尤。风后即女娲氏,位于陕、晋、豫三省交界有风陵(黄河渡口名风陵渡),《水经注》曰“风陵即女娲陵。”今骊山北麓女娲氏谷下方,仍称风皇沟。古丽山亦名金山,以其阴出黄金得名。今日骊山东部北麓称小金山,南麓称金山,有金山镇。
  
  丰、丰京
  
  位于沣河下游西岸,今马王、秦渡二镇一带。由于遗迹湮没,具体位置尚难断定。明末《户县志》和清雍正《陕西通志》认为户县秦渡镇为西周丰京故址。秦渡镇西门古代石匾上书“丰京胜地”四字。近代在马王镇发掘了西周车马坑,周人墓葬区距住地很近,因而认为丰京在马王镇一带,与镐京只是一河相隔的双子城。丰作为地名,早于丰京。这一带分布了许多新石器村落遗址,据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根据考古专家们在沣河下游两旁所作的发掘工作看,在不到七公里长的区域内,就发现了38处村落遗址,平均不到一公里就有一处,比现在的村庄还要稠密。”在上古,部落名称往往就是地名。丰这个部落曾经活动在这里,据《路史国名记》丰,本商一小男国,后来“丰师”曾是武王征伐殷商的联军之一。在西周统一全国后,这个部族定居在今陕南山阳县一带,作为方国存在到春秋时期。《诗经·文王有声》有“既伐于崇,作邑于丰”;“筑城伊淢,作丰伊匹”;“王公伊濯,维丰之垣”等句。“淢”是城沟,“垣”是城墙,是西安最早出现的城池。开创了我国城邑形制格局。丰京的确切地址向为人所关心,反映在地名上是较多的,如沣河西岸的长安县灵沼乡,灵沼、灵台、灵囿就是丰京郊外的设施。户县小丰村、周宫坊、丰桥(兆丰桥)都与丰京有关(参见秦渡镇和西周丰宫条)。
  
  镐京
  
  位于沣河下游东岸、长安县斗门镇北侧花园、普渡、上泉、落水等村,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4公里的范围内。1985年在斗门镇北侧发掘出部分镐京宫城的建筑遗址。大约在公元前1030年前③武王姬发以国力进一步扩大,因“为四方来朝者,丰不以容之”的原因,便在丰京东隔丰水筑镐京,作为都城。丰镐并称双子城。镐京不但是全国的中心城市,而且全国各地城邑不能超越镐京宫城的规制,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春秋时齐国官书《考工记·匠人营国》介绍镐京有九经九纬的街道,是西安作为国都时最早的街道。与镐京有关的地名,如丰镐村、镐京乡等,都是后代因其位置而名的。
  
  西周丰宫
  
  位于户县甘亭镇东侧小丰村与周贵坊之间。是西周时位于丰的一个高级官员住宅区,也是西周初期一些重要文件处理中心。《春秋大事表》、《方舆纪要》和《类编长安志》均载:“户县东南五里有丰宫。”《关中胜迹图志》载:“丰宫在户县东五里小丰村。”丰村之名与丰宫有关。而周贵坊,《重修户县志》说:“今兆丰桥东三里许有村曰周贵坊,或即周宫坊之讹欤?”《书序》载:“周公老于丰宫,成王还归丰作《周官》。”《逸书》还说:“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王命作《丰刑》。”《书序》还载:“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周官》是西周初期关于政府体制的文件,《丰刑》是西周的刑法,《策》是西周制定的大政方针。显而易见,尽管镐京是当时处理朝政的地方,而丰宫仍然是西周决策中心。西周城邑靠近墓葬区,小丰村西3公里的陂头有文王之父季历陵墓。附近又有三处西周文化遗址,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记载丰宫即丰京。
  
  樊、樊川
  
  位于长安县滈、涌、t00805_00AA.jpg、洨四河交汇地区,为神禾、少陵、白鹿三原相接间的川地,包括韦曲、杜曲、王曲“三曲”在内。自古为长安城南风景名胜地。樊是西周时的地名,西周宣王时将殷民七姓中樊的一部分迁此定居而得名。樊是樊侯仲山甫的封邑(后迁封于齐)。罗泌《路史》,“尧支孙仲山甫采邑,今京兆杜陵有樊乡。”今樊村南侧村名山甫衙,相传为仲山甫所居。秦为杜之樊乡。《史记·樊哙传》:“高祖至栎阳以将军樊哙灌废邱功最,赐哙食邑于杜之樊乡。”(清雍正《陕西通志》认为樊哙封于许昌之舞阳县樊乡。)以樊乡为中心的河道水网地区称为樊川。《三辅黄图》、《水经注》与《三秦记》均称樊川。唐代,一些皇亲贵族、官员名士纷纷在樊川建造别墅、山庄。宰相杜佑“城南樊川……亭馆林池,为城南之最”。同时在樊川还兴建了香积、兴教、牛头、华严等名寺(后人称樊川八大寺),因此樊川成为长安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诗人杜牧生于涌河岸的瓜洲村,他生前讴歌樊川美丽如画的景色,死后留诗四百首,揖为《樊川集》。
  
  杜、杜伯国
  
  位于雁塔区杜城村。西周成王八年(约公元前1017年)汾水下游的唐人叛乱,成王灭唐,迁其民于杜,立杜伯国,领有今西安市区大部、长安县北部。杜,西周初已有地名。《左传集解》,杜预为鲁襄公二十四年晋范宣子作注时说:“唐、杜二国名。殷末,豕韦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于杜为杜伯国。杜在京兆杜县。”西周《散氏盤》称城杜。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宣王妃女鸠欲与杜伯恒私通,恒不从,被女鸠反诬,宣王囚杀杜伯于焦,杜伯的儿子t00805_00AB.jpg叔逃奔到晋。三年后,宣王被一个身穿红衣自称杜伯的人射死。后来,杜人在东周初期曾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国家汤杜亳国。后为秦所灭,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1年)置杜县,是我国最早的县之一。出土秦杜县虎符,错金铭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反映了称王前的秦就实行了严格的中央集权,体现出“县制”的优越性。至西汉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迁改杜陵县。1984年3月4日,雁塔区人民政府举行杜城有史三千年纪念会。
  
  汤杜、亳国
  
  位于渭河中游。杜人于公元前782年射死周宣王,12年后周平王为躲避不断受到周围的袭击而东迁洛邑,以秦襄公护送东迁有功,将岐以西地赐秦。当时秦尚无力领有丰水流域,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汤杜。汤杜亦写作荡杜、唐杜。汤杜之名因汤起于亳,故汤杜国号为亳。《路史·各国纪》,“毫在杜(指杜城)南。”清代翻刻古版《水经注》附泬水篇图,杜京在杜城南今郭杜镇一带。亳国的疆域南至南山,北至北山,控制着渭河中游两岸,阻挡了秦人东进的道路。秦宁公二年(公元前714年)伐汤杜。次年,秦与亳再战,灭亳国,亳王逃奔入西戎。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1年)在原杜伯国城邑置杜县;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在原汤杜人聚居地置荡杜县(今三原县杨杜村)。历史上的亳国存在67年。
  
  夨国
  
  夨(音ze)位于周至县终南镇一带。是西周早期一个势力较大的家族。《散氏盘》载:夨与散两个卿级贵族在豆(今周至豆材)会商解决疆界争端的事。盘铭中记载了夨和其他家族的情况,并有城杜、雩、渼原等分布在今户县、周至的一批周代地名。周康王时封其子系虞侯夨于宣(今江苏南部)。出土的《宣侯夨簋铭》记载康王赐夨和其他家族的情况,以及土地和农奴的情况。《史记集解》引皇甫谧云,虞“盖在丰镐之间。”这个家族以虎为图腾,重要一支迁于宣(今宜兴),成为春秋时吴国的前身。《散氏盘铭》所说的散邑,也在终南镇附近。宋敏求《长安志·盩厔》载:“先生姓尹名喜,周康王时为大夫,领散关长,遇老君说《道德五千文》付先生。”作为散关长的尹喜故居草楼即今著名旅游地楼观台,散邑也可能在这一带。
  
  函国
  
  位于西安市西北郊未央区范围内。函是西周时封国,函伯是京畿内诸侯的爵位。在“中廷北乡”,即在镐京之北。《中国历史地名词典》“函国,西周封置,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荣国
  
  位于户县余下镇西南一带。为西周成王卿士荣伯所居,其邑称为荣。《风俗通》及《姓氏考略》荣,“以邑为氏。”《路史·国名记》,鄠南,周有荣伯氏。《史记·周本记》载:“息慎来贺,李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息慎是当时居于今东北的少数民族,荣伯受命接待息慎族来朝的代表。至共王世,荣伯仍为周王朝重臣。
  
  弭国
  
  位于蓝田县蓝关镇以南。弭(音mi)西周懿王封国,弭侯受封于此。《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弭国,西周封置,在蓝田南。”古蓝田在今城西北,故弭邑在西周师永盂出土地蓝关镇以南。
  
  灵囿
  
  位于今长安县马王镇至户县秦渡镇之间。是西周文王饲养和驯服动物的场地。文王建造丰京后随即在郊外修筑了灵囿、灵台、辟雍等一系列的文化、教育设施。《诗经·灵台》:“王在灵囿,扈鹿攸伏。扈鹿濯濯,白鸟翯翯。”扈鹿即牝鹿,白鸟即天鹅或类似鹅的鸟类,都是介乎家畜家禽之间的动物。周人从祖先后稷开始就十分重视农业技术的研究,一跃成为黄河中游相对先进的农牧业国,从而具备了推翻商朝的雄厚力量。清乾隆《户县新志》乡村栏,“董村……即周灵囿故址。有文王庙,原有唐徐元弼《灵囿赋》碑”。董村在今长安县灵沼乡西界西。《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即此。
  
  灵沼
  
  位于长安县灵沼乡。是西周初期开辟的一个饲养鱼类的人工池塘。《诗经·灵台》有“王在灵沼,于牣鱼跃。”“牣”是满的意思。言鱼满而跃出水面。灵沼和灵囿等文化、技术设施是同时兴建的。西汉刘向在《新序》中曾提到文王开挖灵沼时掘出许多无主尸骨,文王命令将这些尸骨择地另葬。现秦渡镇北门外还有枯骨冢,《重修户县志》记为文王掘灵沼时移枯骨于此,现尚存遗址。灵沼是我国最早记载人工造塘养鱼的地方。遗址在灵沼乡海子村。《重修户县志》,“董村俗名海子,相传即古灵沼。”村门有《灵沼真境》四字匾额。建国后“海子”尚碧水盈盈,随着西安地下水位降低而涸为农田。
  
  灵台
  
  位于长安县灵沼乡阿底村东南500米沣河西岸。是西周时文王建成丰京后于郊外修建的一系列文化设施中的一个高台建筑。现存夯土台高7米,周120米。《诗经·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说明当时先经测量地形,后由“庶民”踊跃修筑,在不长的时间内完工。商都朝歌已有灵台,是观天象、制律历的设施。文王建造丰京时,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建造灵台正表明他完善京都制度和统一全国的决心。灵台的作用在当时除过仿照商朝建成一个天文台外,还是国家最高学府。《诗序》,“灵台,民始附也。”孔安国曰,“灵台,于民教化之地。”西周的太学就和灵台是一个建筑群。相传,文王死前将他祖先留下的哲学巨著《周易》演释完毕。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之役,秦穆公俘获了晋惠公,《左传·僖公十五年》说:“秦获晋侯以归,乃舍诸灵台。”作为一张王牌与晋国在灵台签定了盟约,割河西八城归秦。当时灵台尚为一个建筑群。汉、晋、隋、唐等朝对周灵台都有记载。明代台上建平等寺。清乾隆年间曾修葺。
  
  周辟雍
  
  位于长安县灵沼乡,沣河西岸。是西周文王在建成丰京后于郊外修建的大学,亦名太学,是我国最早的国立最高学府。其位置紧靠灵台,与灵台是一个统一的建筑群。《诗经·灵台》:“于论鼓钟,于乐辟雍。”诗中“论”字与“乐”字的位置应换一下才能讲通,就是说辟雍是一个讲学的地方。《礼记·王制》说的清楚:“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t00807_00AA.jpg宫。”可知辟雍是天子级别的大学。《大戴记·保傅》有《帝入太学求师问道》的记载,可见也是西周高级人员学习的地方。陈奂在《传疏》中解释周大学:“《王制》之右学、《祭义》之西学、《明堂位》之瞽宗,皆殷之辟雍也,文王仍殷制,辟雍在郊。”周文王在建立丰京后,仿照殷商制度建立辟雍,而不叫作t00808_00AA.jpg宫,表明他不做诸侯而推翻殷商统治的决心。辟雍后人也称作周学。宋敏求《长安志》周学引文:“周立三代之学:学书于有虞氏之学,学舞于夏后之学,学礼乐于商之学……。”说明周人初期在发展农业技术、加强军事扩张的同时,特别重视文化和学习。
  
  毕、毕原
  
  位于长安县北部西侧,今杜郭镇与祝村乡之间台原地带。《尚书·序》,“周公薨,成王命葬公于毕。”《汉书·刘向传》,周“文、武、周公葬于毕。”按照周代习俗,墓葬地与居住地的丰镐应较近。今毕原上现只有祝村北的周穆王陵。周人尚不兴大型土冢,所以至今遗存不多。傅增湘《秦游日录》引证古代文献,认为今毕原大仁村的几个冢即文、武、周公冢。毕在西周时即有渭河南北两处。唐代武则天错认咸阳毕原的秦武王冢为周武王冢。将她母亲也葬到那里,取武王的武字与自己姓相同,因立国号曰周。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则明确指出长安城南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的毕原为文、武、周公葬地,咸阳西北毕原则为武王克商封文王次子于毕的毕国。唐代,郭杜镇一带仍称毕原。
  
  滮池
  
  位于今长安县纪杨乡黄堆潭村附近。为西周时种植稻谷的地方。《诗·白华》,“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周人统一全国时行军打仗主要粮食是芑,即小米,定居丰水后才种植稻。《诗·丰年》:“丰年多黍多稌。”稌(du)是稻的良种。宋敏求《长安志》“滮池水出县西北二十里。”《太平寰宇记》,“滮池亦谓圣女泉。”清嘉庆《长安县志》:“滮池即圣女泉,在黄堆潭。”清代池水清洌,称为一景。解放后地下水位下降而干枯。
  
  戏、戏上
  
  位于临潼县戏河下游戏上村。《路史·国名记》载:“戏,炎帝后,姜姓国。”由于村北为蜿蜒曲折的渭水,南为凹凸起伏的代王原,中间是一条狭长的平坦阶地,成为关中东西必经之路。加之戏河将代王原切割成一道天堑,成为古都西安的东方要隘。公元前771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王位继承斗争,周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引起申侯的叛变,引犬戎入攻镐京,幽王被杀于戏。村西南1公里宋家村南侧有周幽王冢,冢前有清道光二十二年碑一通。又东有褒姒墓,现已平毁。秦厉公共公十六年(公元前461年)东进至戏水,修补戏城,作为与晋争霸的前沿阵地。秦始皇时期,在戏水西集天下刑徒七十万人修筑陵墓,《史记》说:“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周章即周文,陈胜起义军将领。公元前209年率“车千乘、卒数十万”,攻入函谷关,进至戏上,与秦始皇陵只一河之隔。秦朝急派章邯率军迎战,将不少郦山刑徒赦出为兵,趁起义军初至,发起攻击。起义军战败,退出关外。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军至戏,与先至霸上的刘邦等会于戏下。项羽在这里自称为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汉代在此设戏亭。唐代驻戏水驿。宋代称戏水店。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军事防线修筑工事。
  
  蕞
  
  位于今临潼县新丰镇东。《左传昭七年》有蕞之国(趣蕞尔国)。《集t00808_00AB.jpg》“音最,地名,在新丰。”《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元前241年,赵将庞煖率赵楚魏燕韩五国兵伐秦,“入函关,攻秦蕞。”秦大军在此阻击。《郡国志》:“新丰有蕞城。”
  
  雩
  
  位于今户县,西周时地名。《集t00809_00AA.jpg》为汪胡切,音乌,又雩,音户,在今户县涝河中部。西周《散氏盘铭》,是记载周朝京畿两个大夫之间调整封地界线树立的铭文,由大(今终南镇豆村)向东至渼原(今渼陂镇)过河至雩,大体即今甘亭镇一带。到秦代,雩作为一方之邑,加“邑”字旁始写成鄠。许慎《说文解字》鄠,“右扶风县名,从邑,雩声。”姚察《汉书训纂》说,“户、扈、鄠三字一也,古今字不同耳。”可知西周的雩与有扈氏之“扈”本为一字。 霸城、芷阳 位于今灞桥镇东侧。公元前645年九月,秦晋韩原之战,秦穆公俘获了晋惠公。灵台之盟,晋割河西八城归秦,秦人取得今灞河以东地。当时中原各国把秦人视为戎狄,不与会盟,秦穆公为彰霸业,特别把滋水改名霸水,并在霸水东岸筑城,宫曰芷阳,城曰霸城,将指挥中心迁此。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在霸城置芷阳县。遗址在今临潼县韩峪乡油王村,群众称为幽王城以表古城之意。1984年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发掘,出土战国和初汉时期的陶器,有“芷”字标记。油王村东侧即秦东陵三王陵,《史记·秦本记》昭襄王、庄襄王、宣太后皆葬芷阳。据《水经注》记载“霸水历白鹿原东、霸城之西,故芷阳矣。”可知霸城在霸水之东。西汉文帝九年(公元前171年)定其陵墓于霸水西岸白鹿原东坡,因山为陵定名霸陵,大约同一时间改芷阳县为霸陵县。魏、晋霸城则在以北的铜人原北侧。
  
  杜市、咸阳东市
  
  咸阳东市在今灞河东岸洪庆镇,杜市在今雁塔区杜城。历史上记载秦都咸阳有九个市,分布在宫殿区的外围,西安市区内已知的有上述两处。咸阳之名最早见周代④,《竹书纪年》载:“成王三十四年雨金咸阳。”以山水皆阳得名。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作咸阳,由栎阳徙都之。因地处泾、渭、浐、灞、沣诸水汇集处,物产丰富,水运方便,地势开阔,成为控制渭河流域的心腹。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造宫殿,都城逐步扩大,包括渭河南北两侧,当时秦咸阳有宫观270,殿观145,连为一体,据说宫殿区一周有三百里。当时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于咸阳,居住在宫殿区的外围。九市即臣民所居之地,也是物资贸易场所。如骊山西麓的今洪庆镇为咸阳东市,坑儒生四百六十人于咸阳东市即在这里。故《辞源》等典籍叙述咸阳位置时,往往写作在骊山西麓。另,在杜城南张堡出土秦代陶钱釜,印记为“杜市”。杜城在当时亦称杜市。
  
  阿房宫
  
  是秦始皇修建的以阿房前殿为中心的宫殿群。《三辅黄图》说:“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史记·六国表》说秦二世元年十二月才建成。狭义指以阿房前殿形成的朝宫宫城,“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在今西安西郊阿房宫村西南面积1200m×450m;另外,泛指包括今西安、咸阳以东至骊山,宫三百座,周回三百里,尽为阿房宫。关于阿房之名,宋敏求《长安志》卷三秦记载:“《史记》曰: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旧都也。’乃营作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新名。名之作宫阿其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然而,《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早在西周时,就将宫城称作“城阿”。古籍中出现过“阿旁”,因而有人主张改为阿旁,或拼音应读如“阿旁”。《史记·六国表》,有“厉共公十六年(公元前461年)堑阿旁”的记载,颜师古《汉书·贾山传》注:“房或作旁说云。”
  
  阿城
  
  位于西安城西14公里长安县纪阳乡大古城村。历史上的阿城有两个不同的阶段。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在今三桥镇南阿房宫村西南赵家堡至大古城一带,建造了阿房宫朝宫前殿,现仍有周长3300米的大型夯土台基。据《三辅旧事》载,“阿房宫东西三里,南北五百步。庭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置铜人十二于宫前。”是一点也不夸张的。秦亡后阿房宫毁。十六国时,西燕慕容冲据阿城,大体借秦朝宫宫城,但却重新作了修筑。遗址在今大古城附近,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500米,慕容冲在阿城称帝,国号西燕,聚鲜卑族人40万。当时他据守阿城,与苻坚占据的长安对峙年余,后来苻坚失败,慕容冲进入长安。
  
  上林苑
  
  秦汉时放养禽兽供皇帝游猎的地方。随着历史发展其范围不同。秦上林苑在渭河南、沣河两岸,包括今西安市区,而曲江池一带则属宜春苑。《史记》说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阿房前殿,则宜春观、阿房宫皆秦苑故地。”秦代,上林苑中修筑离宫别馆,属于整个宫观二百七十、殿观百四十五中的重要部分。当时“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秦末楚军进入咸阳,抢掠一空,包括上林苑宫殿区火焚三月不熄。西汉初荒芜,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开放上林苑,许民开垦。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常在夜间潜行出宫,在南山边打猎,自称平阳侯。一次与从骑进入农民的田禾中驰奔,户杜令将他们扣留,经出示皇帝的乘舆物件,才放了他们。武帝以为不便,又嫌秦上林苑太狭小,移民实边,开辟了范围广阔的上林苑。其地东起蓝田县鼎湖宫一带的白鹿原,西至周至县境内,南旁南山,北濒渭河(当然长安城郊长安、杜城、芷阳等县不在其内)。在其中建离宫、观、馆数十处。《汉旧仪》说:“其中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又说武帝“使上林苑中官奴婢及天下贫民赀不满五千者徙置苑中,人日五钱(从事蚕桑、纺织、铸钱、百工、陶t00810_00AA.jpg工、营竹),到帝得七十亿万,以给军击西域。”是一个大型百工作坊区,武帝辟上林苑时,东方朔不识其意,进言极力阻谏,武帝一面赞赏他并封给他官爵,但却立即开辟了上林苑。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就在上林苑蚕室受刑。上林苑建成后,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放养百兽供天子秋冬游猎。汉武帝性格豪强,好在秦昭王时修建的长阳宫(汉名长杨宫)射熊馆自击熊罴,展示了他不畏强敌的精神。到成帝刘骜,曾在上林苑至南山,发右扶风民数万人捕捉虎豹熊罴载以槛车运至射熊馆,命胡人与之手搏,观看取乐,致田禾无人收敛,杨雄作《长杨赋》讥讽此事。射熊馆在周至县临川寺射熊堡,比罗马的科洛西姆(colosseum)大斗兽场还早约330年。《汉书·宣帝纪》: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以杜东原为初陵置杜陵县,徙丞相、列侯、吏两千石、赀百万者于杜陵县。从此建立了杜曲、韦曲等居民地,上林苑逐步开放。到元帝时“乃始捐下苑以予贫民”。东汉初,马援将上林苑土地买给农民,上林苑无复存在。
  
  秦
  
  西周时,秦作为地名指今甘肃省清水县张家川东一带。相传,伯益之后代非子为部落领袖,居于犬丘(今甘肃礼县东北)。大约在公元前897—888年间,周孝王因他善于养马,并为周朝提供了许多马匹,将他封于秦,因而以地名族。秦人成为西周的附庸,并为与犬戎抗争的主要力量。传到秦仲,周宣王命为大夫。东周开始,秦襄公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有功,赐岐以西地归秦,并封秦为诸侯,秦人进入关中,是为秦国。春秋战国时期,泛指潼关以西地为秦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齐,统一了全中国,秦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历时15年。因陕西为秦王朝中心,为秦都城所在,称为秦地,故简称陕西省为秦。
  
  秦川
  
  位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现在为渭河平原的代称。作为古地名,最初专指甘肃清水县境的后川河谷地。“川”是地名通名,指河谷川道而言。西周时,孝王将非子封于秦,这个部落以地为名,迅速兴起,后来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大诸侯国之一。秦人沿渭河流域不断东进,多次将其指挥中心东迁,最后在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中国。这样,秦川随着秦人东进,便将秦岭以北的陕、甘两省渭河流域川地统称为秦川。又因东起潼关,西至天水,东西八百里平川,脂土膏壤,天府之地,故号为八百里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将军(指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即此。
  
  三秦
  
  历史上,三秦的范围和含义曾多次变动过。古三秦指渭河流域和陕西北部。公元前206年七月,秦军主帅章邯派人到咸阳向秦二世陈述军情,未被接见,心中不满,项梁起义军的赵将陈余给章邯写信劝其起义,章邯即派人与项羽接洽。漳南、汙水两战,秦军失利,章邯向项羽投降,项羽封他为雍王,以章邯部将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向关西推进。十月,刘邦军先入关中,十二月项羽军随之也来到咸阳。秦亡。由于项羽兵力强大,刘邦暂时被压服。翌年正月,项羽自封西楚霸王,都彭城,并分封十八个诸侯王。将刘邦封为汉王,都南郑(今汉中)。为了扼制刘邦,封三个秦朝的降将:章邯为雍王(汙水之战后已封)辖咸阳以西至甘陇,都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至黄河,都栎阳(今阎良区武屯);董翳为翟王,辖上郡(今陕北),都高奴(今延安市),合称三秦。刘邦于南郑就国之后,于八月趁项羽伐齐关中空虚之际,接受韩信“乘机还定三秦,以争夺天下”的建议,暗渡陈仓,平灭了三秦王,占领关中。这是历史上最初的三秦。如《三秦记》所辑为关中的事物。十六国时的前秦、后秦、西秦分别在陕甘立国,亦称其为三秦。近代,三秦为陕西代称。1921年陕督阎相文自杀遗书:“我本愿救国救民……无颜对三秦老父!”中三秦即指陕西。特别在建国后,由于划分陕西三个不同特点的自然经济区,制定发展经济战略,将关中、陕南、陕北合称为三秦。人们通常说的“三秦大地”、“三秦父老”、“建设三秦”等所指的三秦,即指陕西省。
  
  关中
  
  位于陕西中部。具体范围在历史上变动过多次。最早的含义指周、秦国都所在地,丰镐或咸阳,关中和国中是一个意思。在秦末,公元前207年起义军所立的楚怀王曾与诸将约定:谁能打败秦军,“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即指秦都咸阳京畿地带。然而关中亦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时秦故地。所以当刘邦先进入关中后,项羽却封刘邦到南郑。辖巴、蜀、汉中地,诡称“巴、蜀亦关中地也。”《汉书·娄敬传》记载,娄敬劝刘邦建都关中,“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和项羽的说法一致。潘岳《关中记》所谓关中“东自函关,西至陇关”。《史记·贷殖列传》,“关中自t00812_00AA.jpg雍东至河华”。徐广以为“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俱在关中。”清人《关中胜迹图志》,关中则是陕西省的代名词。民国二年(1913年)陕西省设关中道,辖陕西中部(包括商县、商雒、柞水共43县)。建国以后,所说的关中专指陕西中部、秦岭以北、渭河流域,是关中平原的简称。关中与陕南、陕北划分为三个各具特点的经济区。“重点发展关中,积极发展陕南、陕北”的陕西经济发展战略所说的关中,即指关中平原。
  
  秦中
  
  秦汉时古地名。其范围与当时狭义的关中同。《史记》田肎劝刘邦:“陛下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如淳注曰“时山东人谓关中为秦中。”《汉书·娄敬传》也有“秦中新破”句,唐白居易诗《秦中吟》,均指当时秦都京畿地区。
  
  关内
  
  古代在今西安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之地为关内。含义与关中相同。函谷关以东则相对称为关外。西汉封娄敬为关内侯。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置关内道。辖秦岭以北,西至甘肃祖励河流域,北至河套、阴山,东至黄河。
  
  关西
  
  汉唐时古地名。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与关内的含义相近。《汉书·萧何传》王卫尉曰“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可知关西比狭义的关中范围要大。《后汉书·虞诩传》引谣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十六国时所指“关西大姓”杨、姚、罕井、夫蒙等,即氐、羌等族的姓氏,意即秦陇大姓。
  
  关右
  
  同关西。汉唐时称函谷关以西地为关右。古代以西为右故名。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即指关西之地。
  
  霸上
  
  泛指灞河下游两岸今灞桥区辖境,亦专指白鹿原北头今纺织城。霸是武装支配别国的意思。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周赐岐西之地给秦,秦人并未占有霸上。当时关东各国视秦为戎狄,不准参加他们的会盟。经一百多年努力,到秦穆公时,梁山之役大败晋军,秦东进到滋水东岸,筑霸城作为指挥中心,特意改滋水为霸水,以彰霸功,这一带遂称霸上。公元206年,刘邦由武关北上到霸上,秦王子婴出降,秦亡。刘邦进入咸阳,约法三章,秩序井然。考虑到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项羽即将到达咸阳,一场争夺秦朝天下的殊死恶战不可避免,因此封存秦朝库廪不动,只由萧何收集了秦政府的图籍档案文书后还军霸上,以观形势变化。由于白鹿原北部,三面环水,居高临下,俯视长安,攻有势,守有据,因此,霸上常为争夺长安的军事要地。唐代霸上亦谓灞头。
  
  汉城、杨家城
  
  位于西安城西北3公里未央区境内。汉城是西汉长安城的简称。杨家城是当地群众至今还保留的一种古代对汉城的俗称。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今山东曹县附近),西都洛阳。五月发生了建都何地的辩论。刘邦的群臣大都是山东人不愿西迁,“争言周王(于洛阳)数百年,秦(都咸阳)只二世即亡,不如都(洛阳)周。”而娄敬、张良、田肎等人则根据当时中原尚群雄割据并不稳定的形势和关中沃野千里、四塞为固、天府之国的地理优点,建议建都关中。刘邦采纳了娄敬等人的建议,即日车驾西都关中。当时尚未提出都名的问题。刘邦到达咸阳后,改咸阳县为长安县(今长安县),定都名为长安。这是因为:由于秦始皇暴政和秦末连年的战争,全国人口锐减,特别在楚汉战争中如娄敬所说:“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国情民心要求长期安定。另外为了避讳群臣所说“秦都咸阳二世即亡”,故既不居原咸阳宫地,也不用咸阳之名。于是便选择了渭河南秦朝原有的一个乡聚名,命名国都为长安。后人美释为“长治久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由栎阳迁都长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才按照各宫殿实际占有区域筑长安城。后历为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西燕、后秦、西魏、北周、隋的都城。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军也建都于此。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至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另建新都大兴城,从此汉城包入隋、唐禁苑城中。因汉城凤阙原高二十余丈,历时最长,汉城雅名凤城。因又系隋代故都,至今俗称杨家城。(参见东扬善寨、双凤寨条)
  
  长安
  
  西安古称长安。现为西安的雅称。西安之名即西京和长安的延续。历史上长安有四个不同含义:1.西汉长安城。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西燕、后秦、西魏、北周、隋初的都城。也是绿林、赤眉两个农民起义军的都城。2.唐京长安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长安城东南另建新都,名大兴城。公元618年唐朝开国,改为长安城。3.唐代以后国都东迁,人们习惯将京兆府称为长安,如北宋宋敏求《长安志》便是。又如1643年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建大顺国。4.长安县,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与京城长安同置。长安为京城时,为京师赤县,至近代县治才由西安迁往韦曲镇。因我国习惯县治同县名,近年韦曲镇亦有人称长安。
  
  三辅、内史
  
  西周官制已有内史。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而统一全国,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废除西周以来使国家处于封建割据局面的分封制,而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后增为四十多郡),郡设郡守,郡下设县,县设县令或县长,均由秦王朝任命。《汉书·地理志》,“秦京师为内史。”颜师古注“秦改立郡县,而京畿所统特号内史,言其在内,以区别于诸郡守。”《通鉴·注》,“三十六郡内史其一也。”内史领秦咸阳京畿各县,可考的四十一县,其中有杜县、蓝田、芷阳、丽县、高陵、栎阳、鄠邑等在今西安市内。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取得关中,将内史改为渭南、河上、中地三郡。高帝九年复为内史。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并与主爵中尉(旋改主爵都尉)共治长安城中,所辖皆京畿各县,故合称三辅。《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左、右内史、主爵都尉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辅黄图》:“长安以东为京兆尹,长陵以北为左冯翊,渭城以西为右扶风,以辅京师,谓之三辅。”辖境为今陕西省中部。东汉建都洛阳后,三辅失去原作用,治所分别迁出长安。后几经更改,但直至唐代仍称这一地区为三辅。
  
  西都
  
  古代,西安作为国都或陪都时,以其地理位置与国家东部设置的国都或陪都相对而被称作西都。西周时都镐京,成王为了加强对东部国土的统治,又在洛地营成周,称为东都,因称镐京为西都。新莽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王莽建洛阳为东都,称常安(汉长安)为西都。东汉初,刘秀以“西汉宗室”、“复高祖之业”拢络人心,在建都雒阳后,以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班固有《西都赋》。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武则天定洛阳为东都,大兴土木,营建宫殿,称长安为西都。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建都开封,称为东都,至五代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以京兆府(今西安)为西都(又称西京)。
  
  西京、西京市
  
  历史上西安作为国都或陪都时,以其地理位置与国家东部的国都或陪都相对,称为西京。东汉都雒阳,称东京,将长安称为西京。东汉张衡《西京赋》和西晋葛洪《西京杂记》的西京即指长安。隋炀帝都雒阳称东京,因称大兴城(今西安)为西京。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为西都,又称西京;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定称西京;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称中京(以肃宗驻地凤翔府为西京)。五代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以魏州为东京,京兆(今西安)为西京。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九月,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1932年4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三〇二次政治会议任命张继为西京筹备委员会主任。同年11日决定设立西京市,为行政院辖市,至1945年4月撤销。
  
  京城
  
  唐宋时称唐长安城为京城。指外郭城以内包括宫城、皇城、禁苑城为京城。《新唐书·地理志》称长安城为京城。宋人张礼《游城南记》:“盖京城之南门凡三,东曰启夏,中曰明德,西曰安化……”亦称长安城为京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称唐都城为khumdan,即京城的叙利亚语。京城亦见于公元第七世纪拜占庭历史学家著作及第九世纪阿拉伯旅行家纪录。宋敏求《长安志》京城专指长安的外廓城。
  
  细柳
  
  位于长安县细柳乡府君庙,附近一带称细柳原。秦代称柳中。樊哙曾出蓝田、取柳中。西汉武帝掘昆明池后在此建细柳观,系上林苑中风景地,司马相如《上林赋》有“登龙台,掩细柳”句,即此。细柳的位置古代即有不同说法。《后汉书·地理志》长安县内有细柳聚,注周亚夫所屯处。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引距汉代较近的西晋人张揖语:“细柳仓在昆明池南,今有柳市是也。”唐人颜师古指出:“《匈奴传》云:置三将军军长安西细柳、渭北棘门、灞上。此则细柳不在渭北,揖说是也。”《汉书·文帝纪》记,文帝六年(公元前158年)将军周亚夫军细柳,文帝曾到细柳营劳军,唐人颜师古注:在“今昆明池南细柳。”文帝身为皇帝到军营不得直入,经通报后方由壁门(非正门)而进;并且在军营内不得乘车驱驰,而按辔徐行;周亚夫不拜,只行了军礼。这些,受到文帝赞誉。成为我国军制史上著名范例。由于长安北有渭水,东西有灞沣,成为天然屏障,历代由南面攻取长安的战例很多,因此细柳、灞上、棘门成为防守长安的鼎足之地。
  
  京兆郡、京兆府
  
  西安古时又称京兆,其前身是西汉三辅中的京兆尹(郡级)官职与政区同名。凡京城内行政事务包括除治贼盗、赌博、酗酒;开辟市场、平衡物价;修浚水渠、官道铺沙栽树、供应薪炭蔬菜等,均由京兆尹负责,相当于首都之长。三国魏始改为京兆郡,官职名太守。历史上京兆郡辖地伸缩变动频繁,大体辖长安,万年、蓝田、新丰、霸陵、杜城等县,大于今西安市所辖范围。到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雍州置京兆府。辖北至同官(今铜川市),南至南山,东起渭南,西至武功23县。宋京兆府,在唐京兆府基础上,北面割同官至三原七县另置耀州,东面割渭南、蒲城另置华州。南面却增加秦岭以南的乾祐(今柞水)县。共辖长安、万年等14县。金皇统二年(1142年)置京兆府路,下辖京兆府及耀、华、乾、同等州。京兆府辖区近似宋。元初仍前制,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称为京兆历时一千四百余年。原京兆府的一些设施沿用到清代,如位于马厂子的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一直沿续到清末。
  
  长安新城、子城
  
  唐长安城的核心是城中之城——宫城和皇城。宫城在北,是皇帝的内宫;皇城在南,是百官衙署。隋初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整个城市布局时,把宫城放到龙首原南第二条全坡处,以示皇帝的至尊,而皇城则在较低处,名为子城,以表从属的地位。唐末,宫城毁为废墟,天祐元年(公元904年)镇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京兆尹韩建以皇城为基础重建长安城,以为一方之重镇,名为新城,或沿称子城。韩建所筑新城,一直延续到明朝初年,形制未加改变。这就是今日西安城的前身。当时的新城南面即今西安城南墙中、西段,尚留唐代二门,东为安上门(今南门),西为含光门(今含光门)。新城西墙保留了唐顺义门(即今西门)。明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扩大西安府城。折除元代的东、北两面城墙,东向外移1300米,北向外移800米,成为今日西安城墙。
  
  陕西路
  
  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置。为中央所辖十五路之一。系“陕西”作为省级行政区划名之始。陕西路总管府在京兆府指挥街(今西大街东段北侧社会路口)。辖境相当今陕西和宁夏的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及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地区。熙宁五年分为永兴军和秦凤二路。陕西一名源于《公羊传·隐公五年》:“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西周“陕”指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或指成周王城郏鄏之西。宋代“陕”指陕州(今河南陕县)。
  
  子午道(荔枝路)
  
  秦汉至明清,为关中通巴蜀要路。由长安直南经沣峪越秦岭,至西乡县东北35公里的子午镇。明清时改道至饶风关。大体为今西(安)万(源)公路北秦岭段,今仍为关中、陕南交通要道。秦代称此道为蚀中,是天文学上正南正北之意。曾于今关石设寨。《战国策》:“张仪曰:秦一军寨。”《汉书·平帝纪》:“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通子午道,因置关。”颜师古注:“子北方,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此道自古为军事要道。秦亡,刘邦封汉王,即由蚀中到达南郑。三国蜀、魏多次争夺此道。十六国时桓温伐秦,司马勋即率军北出子午道。唐天宝间,杨贵妃因生于蜀,喜食荔枝,取四川涪州鲜荔枝由子午道飞驰送入京城,故又称荔枝路。因沣峪北口峭壁如削,急流迭降,难于攀援,故古代于东侧一小峪(今子午峪)进山。宋景祐三年(1036年)在子午峪内今喂子坪南置子午关,于谷口置子午镇。
  
  骆谷道(傥骆道)
  
  古代雍、梁要道,以北口骆谷得名。由周至西南骆峪直上秦岭,跨老君岭(一脚踏三县)再由黑河上游与酉水上游低平处穿过秦岭,然后沿傥谷到光道(洋县)。今日此路以为周(至)城(固)公路代替,系关中——陕南要路之一。蜀、魏时,双方争夺的主要通道。蜀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大将军姜维率兵出骆谷围长安,今骆峪口方形土梁仍名姜维岭。魏正始四年(公元243年),魏将曹爽率军六七万入骆谷,蜀将王平只有兵近三百人,据险抵御,魏军因得不到运输粮食,死殆尽。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镇西将军钟会率兵10万复经此道入川,终于灭了蜀汉。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于老君岭脊十八盘置骆谷关。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将关移岭南十里今关城子村。当时此路五里一堠、十里一置,并设都督统之。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唐僖宗李儇即从此道逃入川汉。因南口经傥谷,又称傥骆道。厚畛子乡老县城村有《傥骆道碑》四通。明代在傥骆道十八盘处置巡检司。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由丰裕镇(今沣峪口)西行经骆谷道至甘南两当,完成迎接中央红军北上的战略使命。
  
  武关道(商山路)
  
  是秦汉至隋唐京城联接国家东、南的交通要道。由蓝田跨越秦岭,到南阳盆地。因通过武关、牧护关、峣(蓝)关,故亦称武关道为秦楚三关古道。东南方人经此路入京求官、赴试、经商,千里跋涉,成败不一,故又称商山名利路。公元前206年刘邦率起义军取武关北上,在蛲关大破秦军,促使秦亡,即经此道。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蓝田关由县城再度移七盘岭。蓝桥驿是隋唐以来重要驿站。早在秦代,刘邦就有避开峣关天险绕蒉山(今王顺山西部)的记载。1984年考古工作者对武关道栈道遗迹全面考察,古武关道确为两条。南侧一条经牧护关、蓝桥镇至水陆庵,大部为今蓝关镇至黑龙口公路。北侧一条为九间房、张家坪至黑龙口,是今西界公路一段。今日仍为要路。
  
  库谷道
  
  隋唐至明清为关中通金州(今安康)要道。以北端经过库谷得名。是关中、陕南穿越秦岭的五大古道之一。唐代在今库谷东的石门谷试图修筑一条通金州大路,万余人数年未成,后改道库谷。今西木斯南至秦岭脊,栈道、石阶断续可见。唐在西木斯南险处置库谷关。古代筑路和隘守是矛盾的两方面。筑通道路,又需派兵把守。北宋在今柞水北置乾祐关。明清仍在库谷设库谷关。当时商旅成群,库峪上游的西木市是重要歇宿地。
  
  咸宁县
  
  古都西安,历史上长期由咸宁、长安两县东西分治。咸宁县的前身为万年县。西汉时刘邦葬其父于栎阳北原(今阎良区北荆原)称万年陵,因陵置万年县,辖今阎良区一带。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省万年入广阳,另分长安、霸城、山北三县地于长安城中别置万年县。开始与长安县同城共治。唐天宝七载(公元748年)改为咸宁县,取万国咸宁之义,不久复旧名。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改为樊川县。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复为咸宁县。至1911年辛亥革命并入长安县,历时一千四百多年。唐末,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缩建长安城,将咸宁、长安两县城筑在新城东西两侧,形成三城子母拱卫形制。明代将西安府城向东北两面扩大各约三分之一,咸宁县城包入府城之中。咸宁县向为全陕首县,俗称东县。县署遗址在今东县门北侧。
  
  安西府、奉元城
  
  元初,沿唐、宋至金,西安称为京兆府。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镇守这里,改京兆府为安西路总管府。元人骆天骧《类编长安志》首次阐明唐皇城与元安西府关系:他说:“唐帝东迁,城郭萧条,许公韩建去宫城,又去外郭城,重修子城。城外古迹移于内,南闭朱雀门,又闭北延喜门、安福门,北开真武门,为今之安西府也。”清人毕沅《关中胜迹图志》中的《西安府释名》说:“本元安西路,明因其义改为府。”安西府是元朝控制西北、西南的军事重镇,安西王所部士卒十五万人。府城东北另有壮丽的安西王宫城。当时曾到过安西府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在《行纪》中说:“这是一个幅员辽阔非常强盛的王国的首府。是许多世袭君王的长驻之地,并且以制造兵器著名。”又说:“这是一个大商业区,以它的制造业闻名遐迩。盛产生丝、金线织物和其它品种丝绸……。这里传统能制造各种军需品,各类食品亦很丰富,并且售价适中。”大德十一年(1307年)安西王二嗣阿难答在皇位继承斗争中失败而死,王国被废。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奉元路总管府设在今西安社会路西侧,府城称奉元城。据元代李好文《奉元城图》和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至少有25条街道可考。奉元路辖五州(州下辖15县)、并直辖长安、咸宁、临潼、盩厔、鄠县、蓝田、高陵等十一县。
  
  西安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府城简称西安,是历史的西京和长安的合称。西安的得名有其远近两方面的原因,远因:从西周始有东都成周洛邑,西都宗周丰镐之分。特别是汉、唐的长安城分别又称西京。东汉、三国魏、晋、五代唐均以西京为陪都。西京和长安的交替出现,是西安得名的远因。近因是元代曾称安西路、安西府。清《西安府志·释名》说:“本元安西路,明改府,即安西意。”明代西安府辖6州(州下领县17),并直辖长安、咸宁等14县(共31县),今西安市各县均包括在辖境内。清代,西安府辖长安、咸宁等15县、耀州1州和孝义、宁陕2厅。邻、乾、同、商等州则划出直属于省,今西安市辖境在清西安府范围内。
  
  鹿台戍
  
  位于高陵县马家湾乡马家湾东侧一带。毕沅《关中胜迹图志》:鹿台神,随黄帝征蚩尤有功,人尊为神立鹿台神庙。宋敏求《长安志·高陵》,“鹿台神庙在鹿苑原”。相传,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灭东周,俘赧王于泾渭三面环水之地,因名赧王寨。元代,在此置鹿台戍,筑鹿台城。元末,“平章张思道、孔兴脱列据鹿台,各有重兵,以卫奉元。而思道等闻(徐)达兵至,前三日遁。”当时,鹿台戍为奉元城北要塞。
  
  王城、秦王府
  
  位于西安城中心地带。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利用元代奉元城东北城隅和御史台察院的西南墙建秦王府,朱樉于洪武十一年建成秦王府后就藩西安。秦王府占地仅27.3万平方米,即现省人民政府驻地和新城广场。然而与秦王府配套的萧城却大得多,占地378万平方米。萧城墙在秦王府城四周,整个西安为三重城。萧城南墙东起长乐门南侧,西至钟楼东门南侧(今钟楼,明万历十年建。四方四个门洞相通,东通王城。钟楼东门有门两扇,故有四门两扇之说),中有城门二,在大差市为便门,端履门在今端履门街北端。萧城西墙,南起钟楼,北至安远门东侧,中有一门名西华门,在今西华门大街东端。萧城北、东两墙与西安府墙共用。在萧城范围内为秦藩皇族所居,统称王城,俗名皇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李自成在襄京称新顺王,九月占领西安,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秦王府为顺王府。翌年正月在此建国,号大顺,年号永昌。
  
  满城
  
  位于西安城中心。为钟楼东北至城墙东北隅广阔的方形地区,即明秦王府萧城以内范围。清代改名八旗驻防城,系满人贵族居住区,俗称满城。清嘉庆《咸宁县志》卷一:“顺治二年(1645年)分城内东北隅地,自钟楼东至长乐门南,北至安远门东,因明秦府旧基筑八旗驻防城。门四:西南曰钟楼;钟楼北曰西华,又北曰新城,钟楼东曰端履。”比明代多了一个新城门(今后宰门西端)。明代华丽的秦王府,明末是李自成大顺国的中心,清人入西安后将其拆毁,不留一物,改为八旗练兵教场,以明其志。门前原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所铸铜狮一对,移往城隍庙(今在碑林门前)。一块称作贵妃石的太湖石亦移出(今在革命公园南门内)。1911年10月22日即武昌辛亥革命起义后第十二天,新军攻入满城,西安光复。民国初,张凤翙督陕,拆除满城,修筑了东大街和北大街。
  
  白鹿原、首阳山
  
  位于西安东南10公里灞桥、长安、蓝田三区县边界一带。为东西宽9公里、南北长26公里的台塬。《三辅黄图》说“昔黄帝采首山铜以铸鼎,汉武帝于此建宫”,即鼎湖宫。遗址在白鹿原南部焦岱镇鼎湖中学,可见汉代白鹿原亦名首阳山。白鹿原中部的伯坊村有唐代前所建伯夷庙,《通t00818_00AA.jpg》引古籍:流落在西周的孤独国人的伯夷叔齐兄弟二人,在武王出发伐商时“扣马而谏”,劝武王不要伐纣,由于武王伐商很得民心,伯夷叔齐二人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后人于此建祠。即指白鹿原。现当地人仍称首阳山,也讹称寿阳山,西安市民政局在原西边建寿阳山公墓。至于白鹿原之名,因古代多白鹿(麋,见迷村条)得名,西周时已有此名。《三秦记》说周平王东迁见白鹿因此得名。
  
  铜人原
  
  位于灞桥镇东至斜口镇间的台源地。《关中记》说:“秦为铜人十三,董卓坏以为钱,余二枚,魏明帝欲徙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今在霸城大道南。铜人即金狄也。”秦始皇收缴原六国和民间兵器,铸成十二个各重千石的铜人,立于阿房宫前殿前面,原为国家安全,然而客观上促进了关东铜兵器转化为铁兵器过程。三国魏明帝欲将王莽毁而铸钱剩下的两枚运抵洛阳,运至霸城,重不可致,搁浅在这里。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时铜人尚在。后来苻坚徙入长安销毁。由此可知霸城在灞河之东。
  
  乐游原
  
  位于大雁塔以东北至铁炉庙村的条状台源,因人工建筑大部平毁。重建的青龙寺仍在原上。早在秦汉时,这一带就是宜春苑游览地,汉宣帝至此“乐不思归”,后在此置乐游庙,原以庙名。因地势兀高,人们常来此登高望远,一览京城景色。李商隐《乐游原》诗“向晚意不适,驱东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众多的描绘乐游原的名篇。在西安市境内与乐游原平行东北—西南向的条状台原尚有奉政原、鹿苑原、龙首原、郿坞岭(唐代马邬原)等。近年来发现对建筑物危害甚大的地裂隙走向多与这些原平行,说明这些原的形成与渭河地堑及秦岭、骊山造山运动有关。
  
  ①近代学者研究,《禹贡》可能是战国时作品。而《两周金文辞大系》春秋齐灵公《叔夷钟铭》载: “伊小臣佳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土。”伊小臣指亳商时伊尹,已有九州之说。
  
  ②《淮南子》曰:“鲧作城”。《吴越春秋》:“鲧作城以为君。”朱熹《诗经·崇墉注》:“崇,国名,在 今京兆府鄠县。”
  
  ③《竹书纪年》:“帝辛三十六年西伯使世子发营镐。”
  
  ④宋敏求《长安志·咸阳县》:“咸阳县本周王季(按:即周文王之父季历)所都,秦旧县也。”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东路1号综合楼中国地名学会

电话:010-80206791;传真:010-65126979

邮箱:wk57888@sohu.com

中国地名学会网

版权所有:中国地名学会网

京ICP备15033175号-3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