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数据背景下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121772次 更新时间:2023-07-03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地名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获取地名信息的速度、方式、内容、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地名工作,实现智能化的地名信息获取与应用,依托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开展地名公共服务,可以解决地名数据地图、遥感影像、图像、文本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效集成问题,实现相关智能分析与应用。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加快推进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推进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坚持法定标准,加快推进地名标志设置。按照国家标准GB17733-2008《地名标志标识标牌》规定,定西市对全市城乡地名标志进行了规范化设置,安装了“标准一致、规格统一”的地名标牌,近三年共安装地名标牌3103块,更换不合格地名标牌520块,增设街、路、巷标牌151块,基本实现了标准地名标志全覆盖,解决了“有地无名、一地多名,有名无标志、标志指向不明”等问题。在标准化设置的基础上,制作了《定西市工作用图》,为开展政务服务工作提供了便捷。

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整治不规范地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规范标准新地名的填补跟不上地物实体填补变更的步伐,导致不规范地名不断涌现。针对这些问题,定西市连续三年在全市开展了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共排查出“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51处,采取对账销号的方式,分类清理整治,其中清理28处、整治23处。同时,按照“整治存量、遏制增量”原则,有效遏制新增和沿用不规范地名。

坚持精准管控,加快普及“二维码”门楼牌。定西市民政局会同公安部门对没有设置门楼牌、门楼牌命名不规范、指向性不强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并在居民住宅小区和企事业单位安装“二维码”门楼牌73万块,实现了全覆盖,开启了“智能”门楼牌新时代。“二维码”门楼牌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自动识读,实现服务事项网上运行。

坚持动态管理,加快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定西市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建立了涵盖11大类51个子类,共含有3.8万条地名的地名信息数据库;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地名数据库动态更新;依托地名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为政务管理、社会治理、快递电商提供地名数据信息服务。近两年,在全市开展了“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重点对地名来历、含义、历史沿革等信息查漏补缺、核实修改、补充完善,增补乡村地名121条,采集照片364张,编制了《定西市标准地名图集》。该图集是对定西市各个县区、多个领域最新发展情况的综合反映,为政府行政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决策的参考。

加强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定西市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地名规划滞后于城乡建设步伐,城乡一体的地名标志导向体系有待完善。地名数据库的数据质量不高、更新不及时,电子地图服务平台及网站服务平台亟待建立。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城乡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地名公共服务难以均衡覆盖。

地名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定西市地名工作“多头管理”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地名规划的编制与城市的规划建设不衔接配套,部分县在城建规划时,未经民政部门审核,随意命名更名问题仍然存在,造成地名管理上的混乱和不便。

地名公共服务经费保障不到位。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前期投入大、消耗大,加之各县区的公用经费短缺,地名标志日常管护、边界联检等最基本的开支都难以支付,用于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大额投入更难保障。例如,2022年甘肃省民政厅下达的地名档案整理工作任务,定西市有3个县由于经费短缺,没有如期完成。

地名公共服务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不同类别的地名属性信息涉及民政、公安、国土、交通等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在建立与地名信息相关的数据库过程中,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收集、整理、录入地名基础数据,而且地名数据来源各异、标准化程度低,“一地多名、重名”问题仍较突出,降低了数据库的使用价值,给实现地名信息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功能带来不利影响。

地名公共服务质量难以有效保证。目前,定西市地名公共服务内容相对简单,服务形式比较单一,服务覆盖面较小;个别县区地名工作力量薄弱,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不够,不能满足信息化、技术性和专业性强的要求,难以保障地名公共服务质量。

加快推进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健全制度机制。加强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建立健全评估论证、征求意见和备案公告等制度,促进地名管理规范有序。充分调动各部门、社会各界参与地名管理服务的积极性。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出发,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体系,建章立制,制定和出台与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匹配的实施办法,做到各项地名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断提高地名管理服务的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科学编制规划。结合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依法依规对城市未来进行前瞻性规划论证,编制地名命名更名规划,从源头上把好地名命名更名关。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建立地名标志动态管理制度,推进城市、农村地名全覆盖,实现地名标志管理走向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构建服务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下,着力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构建线上线下同步、应用范围广泛、形式载体多样的地名公共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电子地图、地名网站、电话问路、地名触摸屏等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利用好远程互联网访问技术,建立地名公共服务的访问平台,把地名信息链接到公共服务平台上,让广大群众了解地名信息。

合理设置地标。地名标志是地名的直观标识物,是城镇建设不可或缺的市政设施,起着“无声向导”的作用,为社会全方位服务提供方便。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不规范地名、不标准地名标志不断涌现,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要依据国家标准,明确标牌颜色、文字格式、尺寸规格、设置方式等内容,规范现有街路名称、位置,确定街路起止点,构建完善的地名标志导向体系。

拓展服务范围。制订并实施农村地名公共服务专项计划,提升城乡群众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使他们学会使用现代信息化工具来主动获取地名文化信息。尤其要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在农村的全覆盖,加强对乡村地名文化信息资源的整合,根据不同的农村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群众生活需求和消费水平的地名文化信息。

杨振军(作者系甘肃省定西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东路1号综合楼中国地名学会

电话:010-80206791;传真:010-65126979

邮箱:wk57888@sohu.com

中国地名学会网

版权所有:中国地名学会网

京ICP备15033175号-3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