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命名者对地方某些自然文化元素或综合特征的认知,乃至思想意念的反映,是与之关系密切的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见证和地方记忆的载体,是地方和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以及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地方文化遗产和文脉保护传承的重要部分。
早在19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有关地名会议就提出了“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此后,相关认知和理念不断推进,一些国家也积极响应。我国推动地名保护工作比较早,尤其2000年以来在有关部门的牵头和组织下,制定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制度,推进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保护名录、保护规划等工作。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重要任务”之“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中,专门提出“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说明相关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需持续推进。
近期,地名中的“大、洋、怪、重”问题引发了社会热议和广泛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开始了切实的整治行动。笔者基于此前对地名作为文化遗产资源内涵和价值的分析,结合整治行动,略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保持老地名的稳定性,保留地方记忆和文化之根
地名的产生,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体现了命名者认知意念以及地方特色的综合。一经产生,投入使用,则口耳相传,广为人知,也可能会以各种方式被记录,得以长期使用和流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不被更改,则可能一直长久地延用下去,代代相传。而且,地名使用历史越悠久,包含信息越丰厚,越有说不完的故事,可以说地名承载着大量关于个人、集体的故事、信息和内涵、意义、价值。
一些古老的地名,更是陪伴过无数先辈的生命历程。人们的生产生活会在地名所指示的大地上、空间中留下更多的信息和痕迹,从而也赋予地名更多的故事和内容。无论是从现实世界去调查,还是翻阅古籍图金石碑刻去寻访,都可能找到相关信息和记忆。这些地名,根植于历史源流和社会生活变迁之中,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从而成为地方文化发展演变的见证,也成为历史文化悠久、文明传承有序的古老国度的见证和象征,诸如“五岳”“四渎”“九州”等地名词语。
那些即使“普普通通”的众多地名,因与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生活中,缺少地名的指示性,人们将无所适从,会遇到很大的麻烦甚至引起混乱。在使用过程中,地名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地关系也更为紧密。即使一些小地名,也许影响范围不大,或只限于当时当地,一街一村一城或者一街一巷,一旦达成共识,便会融入集体的生活和记忆,是成为“同胞”“同乡”的“铁证”。即便是远离故土的人,曾经在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名,也是“他乡”与“故乡”之间的“风筝线”。而且可以说,与更多人关联度越强的地名,知名度及其相关附加信息量也会更为丰富,从某种程度来说,地名的产生演变的过程,以及地名的密集度和使用度,也可以反映出地方开发的历程以及利用的强度。
另一方面,倘若生活中记忆中的地名发生了变化,便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一方面需要新的适应,另一方面也许还会带来一些莫名的失落或忧伤,毕竟随着地名消失的可能还有很多相关珍贵的记忆。即使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地名,一旦远离他们的生活或者消失,三代之后也会变得陌生。很多老地名就这样淹没在了历史的变迁和尘埃之中,与之相关的一些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记忆也就此断裂了。
所以说,只要没有极为特殊的原因,老地名尽量不要更改。即使物是人非,地方和空间管理方式变化了,甚至“沧海桑田”自然环境也变化了,相关的遗迹都消逝了,老地名仍然值得尽可能地保留。因此,不少光阴的故事已经烙印在了古老的地名里,那些老地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构成,见证了地方的历史演变,从而也成为人们回忆和讲述地方故事、历史的线索和载体。即使对待不好听不雅致的地名,也应该抱有一份尊重,不要因为今人好恶,更改其名。
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对于个体和集体而言都很重要。对于个体而言,有助于保持与之相关的生活记忆和情感记忆;对于集体而言,则有助于保持地方文化及其要素的稳定性,保持地方人群的凝聚力,保持共同的文化记忆。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就保留了人们的记忆之根,保留了家国的寻根之路,从而能够保留和增强人们心中的“地方感”“归宿感”和“认同感”。
二、新地名应兼顾地方文脉和理性价值追求
随着人们的认知、思想观念以及地方空间管理方式的不断变化,与人们朝夕相处的地名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1980到2003年的北京老城改造中,胡同地名消失了40%;另有统计表明,从1990到2000十年间北京消失了927条胡同,很多胡同名也随之消失,诸如百花深处、金鱼胡同等,还有一些被改名,比如“无量大人胡同”被改为“金宝街”。另外大量的乡村也正在快速地消逝,冯骥才先生在2013年左右曾发表过一组数据,认为“最近十年,我国每天消失80个村落”,连同村落消失的也包括大量的村落名。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也在近二三十年来基本翻倍,甚至更大,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新地物需要命名。前两年曾经有一个调皮又有创意的大学生,在一条还未命名的北京街头树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葛宇路”,被媒体报道后,倒也促进了各区“无名小路”的命名工作。
可以说,在1990年来以来的城市化快速的进程中,我国地名面临着两大趋势,其一是大量村落、街道、老城地名的消逝;其二是无数新区、新街、新住宅和公共空间等地物亟待命名,然而就如同当前需要整治的,一些乱象丛生的“大、洋、怪、重”现象滋生。
地名求“大”,就好比“打肿脸充胖子”,再小的地方也要绞尽脑汁起一个貌似能量巨大的名,一个普通的小区也要带上“御花园”“山庄”;一个平常的街道也要“穿金戴银”;再小的新区也要“高新技术开发”。
地名求“洋”和“怪”,就好比“西施效颦”,“佛要金装”。体现在对乡土气息浓厚的老地名的嫌弃,“移花接木”把那些世界范围内“知名的”“洋气的”“时尚的”的名词都借用来。诸如那些带有“罗马”“威尼斯”“温哥华”“加州”“林肯”等,这些现象尤其以市场化开发的住宅小区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现象,也最为人们诟病,有人呼吁“强烈建议剥夺房地产商用中文给楼盘取名的资格”;也有学者认为,地名洋化背后的是文化危机,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是文化的贫瘠,有辱斯文!当然,从长远来看,这种一时求大求新求洋之风,最终会回归理性,当前对不规范地名的整治行动便是见证。当然,一些见证中外交往和具有特殊背景和意义的“洋名”,诸如“协和医院”“燕京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索菲亚教堂”等,是人们认可的,不应一概而论。
关于“重”名,在信息管理不够通畅的时代更为普遍。诸如北京就有多个 “小营村”“八里庄”,“八家村”等。在信息时代的当下,是需要区分调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混乱。
由此可以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少地名既有变化的必要性,却也在变化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老地名的快速消失、新地名的无序和混乱等。那么,老地名如何保护传承,新地名又怎么命名?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行。国内外已有不少的规定和实践。诸如《北京市地名规划》就明确提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项原则,兼顾了“历史地名”的保留传承、“新老地名的有机衔接”“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内”和“存量地名资源丰富的地区”定名选取时应综合考虑的原则、“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和重要地名保护名录”等基本思路,非常具有指导性。
当然,随着社会的变化,也应该针对一些特殊的现象或地方提出更为精细的管理方案,提前引导,以防一些不太好的现象发生,诸如商业开发住宅区和一些新的公共活动空间。
三、挖掘和阐释地名内涵价值,促进地方文化记忆和传承创新
地名中携带着大量地方相关的自然人文信息,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探究地名相关的故事、内涵和意义,也就成了了解地方自然生态、社会历史文化的一个个小入口和一条条小线索,是增进地方认知和理解,增强“地方感”“文化记忆”和“乡愁”的重要途径。诸如,看到“济源”“泾源”“渭源”,就会想起那些距离河源不远的城市以及滋养它们的河流;看到“马嵬坡”“陈桥驿”“珠玑巷”“洪洞大槐树”、卫所营等地就会想起相关的战争、移民、驻军等相关历史事件;看到“井冈山”“嘉兴南湖”“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就会想到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看到“仰韶”“半坡”“良渚”“二里头”“偃师”“安阳”等,就会想到那些重大的考古发现以及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看到“辋川”就会想起王维的“别业”,看到“浔阳”就会想到李白的“浔阳江头夜送客”;到了扬州就会想起“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黄鹤楼”以及相关著名的诗词歌赋和名人佳作,这些地名正是因为这些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而广为人知。随着人们对历史的追述、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重要历史文化的发现以及相关作品的传诵,代代相传,点滴积累,成为丰富的文化记忆,从而在其“地方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丰富的“人文性”“传播性”“多元性”。
著名的美籍华人地理学家段义孚先生曾经基于人(个别的或群体的)和地方之间的联系,充分地阐释了“地方感”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提出了“Topophilia”,被翻译为 “恋地情结”。这一概念对人文地理学及其相关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地名”无疑也是重要的见证和构成。
那么,对于这些地名的解读和传播,就会有助于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阐释和传播,有助于进一步培育人们的“地方感”和“恋地情结”,构成关于家国乡关的重要记忆和浓厚的情感。所以多次听到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感言,“往往是出了国,心底会更爱国”,每当看到“中国”二字时,心头一定会涌现出别样的情感。
结 语
丰富多彩的地名,反映了人们对地方空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观察、认知、愿望和期盼,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关联,与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认同、文化记忆分不开,是地方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地名,保持老地名及其元素的稳定性;并在新地名的命名中充分地考虑地方文化特征,延续当地的文脉,这些都是地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应有之意。虽然人事有代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而地名可作为连接古今的媒介和桥梁,能够串联起我们共同的历史源流和文化记忆!
最新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东路1号综合楼中国地名学会
电话:010-80206791;传真:010-65126979
邮箱:wk57888@sohu.com
版权所有:中国地名学会网
京ICP备15033175号-3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